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梅娟 记者 刘伟娟)今年 34 岁的王伟,是南京八卦洲街道七里村村民。18 年前,他外出追梦打工,漂泊了 8 年后毅然回村创业,如今他的公司年产值达到上千万。4 月 1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王伟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奋斗,同时也得益于七里村 " 村企联建 互助共赢 " 的新型发展模式。
△绿优基地大丰收
在外漂泊 8 年后回村创业,立志要让家乡富起来
王伟回忆,之前在外打工时,有一次回乡探亲,看见老家大量的土地荒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小孩都无人照顾,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年在外打拼,他走过很多城市,看到很多农村也发展起农业产业来,有的规模还不小,搞得有声有色的,农民生活都很富足。这让他羡慕不已。
" 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变得美丽富饶呢?" 抱着这一心愿,王伟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发展农业产业,带领家乡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通过多方面考察,王伟发现当下农村发展产业,多采用流转土地支付村民流转费,返聘村民回基地打工的模式。有了思路,说干就干。
△江苏绿优万企联万村项目开工仪式
王伟于 2014 年成立了江苏绿优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3000 万元。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完整的食品商业生态链,专注从事蔬菜种植、销售与多种农副产品配送服务,同时专业从事蔬菜水果配送、企业管理、道路运输、采购及加工检验货物品质等现代化服务。
村企联建,拓宽销路解决就业
在江苏绿优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推进发展中,由七里村党总支牵头,严格按照联建各项规章制度,在征得企业同意的情况下,村工作人员积极与企业联系,参与项目培育,在实践中增长技能、激发热情。联建双方根据各自特点,从可行性入手,找准找实帮扶项目,按照不同时期确定近期和远期的联建目标,形成 " 输造并举 " 的联建方案。
近年来,江苏绿优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在南京八卦洲自建种植基地,与国内种植基地合作,与政府机关、企 / 事业单位、金融、连锁机构和学校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这一村企联建项目,带动了七里村农业发展,通过绿优联接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可以解决村民蔬菜销售难问题,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不仅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的 " 输血功能 ",更是通过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 " 造血功能 "。
七里村通过 " 党建引领、村企联建 ",突出农村蔬菜基地作用,企业带动作用,在蔬菜产销、技术提升、基地培育、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初步解决了农产品有产量缺市场、有质量没效益、有投入少产出等一些突出问题,既稳定了企业效益,又增加了群众收入,也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尝到了甜头,2020 年,王伟与七里村党总支以 " 万企联万村 " 的联建方式,在北三组租用农民闲置土地 126 亩,用于建设江苏绿优生态农业基地。目前,该项目已经投入资金 258.8 万元,正在有序推进中。如今,在七里村的江苏绿优生态农业基地,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忙碌将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入。
建立长效机制,让家乡 " 水清、岸绿、景美、人善 "
作为七里村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王伟致富不忘本,回到家乡,依托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将乡村资产、资源、生态、文化等要素融入企业,促进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建立起村企联业联责联心的长效发展机制。
在人居环境提升当中,绿优企业主动承担起北三组周边环境卫生打造,后面还将帮助七里村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点亮他们生活的微心愿。王伟说:" 我们项目已经落户七里村,我们要与七里村融合共建,只有环境好了,我们企业也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我们也将与七里村党总支一起,继续发挥党建引领、村企共建的作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七里村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人善’的‘和悦之村’。"
不忘初心,带领家乡人一起致富,在家乡的田野中孕育希望和商机。王伟坚持不懈改造荒地,绿了荒坡、壮了产业、富了乡亲 …… 他一直都在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八卦洲街道七里村将 " 万企联万村 " 项目,作为 " 三农 " 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 " 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 " 的总体安排,全面推动 " 村企联建育新机 乡村振兴开新篇 " 行动。(通讯员供图)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