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1-04-02
无锡大力推进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节地生态葬率超9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敏)近年来,无锡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同频共振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紧紧围绕 " 节地生态、惠民利民、文明节俭 " 宗旨,以抓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设施建设,实施惠民举措,着力生态整治,推动丧俗改革,服务管理总体水平持续提升,殡葬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全市现有殡仪馆 5 家,经营性公墓 14 个,经营性塔陵 1 个,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 127 个。已连续十五年举办 " 海葬 " 活动(2020 年因疫情影响暂停),设置海葬纪念设施 3 处,可降解骨灰盒葬设施 8 处,全市节地生态殡葬占比达 90% 以上。

△无锡市青龙山公墓花坛葬区

坚持规划引领,城乡统筹设计,建设全覆盖

着眼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无锡市委市政府率先筹划部署,研究出台《无锡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和《无锡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推动殡葬改革,把公益性骨灰堂建设放在优先计划安排。

搞好统筹设计。按照 " 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分类指导、适度超前、方便群众 " 原则,充分调研论证、综合数据分析,制定了总体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殡葬设施布局、规模和数量。江阴、宜兴市也相应出台殡葬设施布局规划,实现市县两级一盘棋。

开展达标推进。全市按照 " 一年启动、两年建成、三年达标、梯次推进 " 规划步骤,全面启动公益性骨灰堂达标建设活动。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 3.8 亿余元,共完成公益性骨灰堂新建、改扩建项目 30 余个,新增建筑面积 12 万余平方米,总规划格位 38 万余个,2019 年已实现乡镇骨灰安放设施全覆盖。

加大资金奖补。对新建(改扩建)并通过达标验收的公益性骨灰堂,市级财政给予每个公益性骨灰堂 80 万元资金补助,并以此推动有条件街道、村的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市形成由市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县、乡镇(街道)、村公益性骨灰堂四级、城乡全覆盖的立体式骨灰安葬公共服务网络。

截至 2020 年,累计建有各级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 96 个,为未来全市安葬方式由 " 入土为安 " 逐步向 " 入室为尊 " 转变提供基础保障。

△宜兴市芳桥街道骨灰堂

坚持惠民利民,政策措施撬动,提升使用率

减免政策激励普惠群众。围绕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目标,出台《无锡市市区文明办丧和节地生态安葬减免奖补办法》等系列惠民殡葬政策,对将骨灰安放于公益性骨灰堂的户籍居民,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免费提供骨灰格位;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对象的,一并免除格位使用费。

△无锡市海葬纪念苑

对在公益性集中守灵设施里采取文明办丧方式的对象,免除基本集中守灵服务费用(最高 2000 元)。对采取海葬或可降解骨灰盒葬的对象,免除直接费用(海葬车船费、撒海活动服务费、餐饮费以及两名随行家属费用或可降解骨灰盒、刻字费等),并每例奖补 2000 元。

△无锡市湖景公墓可降解骨灰盒葬区

服务功能拓展便利群众。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群众对能提供固定场所办理白事的需求也越为迫切,集中守灵中心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例如锡山区安镇街道长青园集公益性公墓、公益性骨灰堂、集中守灵、文明祭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殡葬服务综合体已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仅 2020 年就有完成一批守灵中心建设。

△无锡市青城公墓花坛葬区

江阴市新桥镇永泰园是在推进农村三集中和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投资新建的综合性殡葬服务设施,项目总投资约 9000 万元,占地面积约 73 亩,总建筑面积约 6800 平方米,涵盖日常办公、配套商铺、守灵用餐、守灵吊唁、骨灰存放(安葬)等功能。惠山区前洲街道青城安息堂投资 4000 余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万寿园主楼(安息堂),草坪葬区域,守灵中心和由 12 生肖组合成的祭拜长廊。安息堂主楼分三层,每层可容纳一万多个格位。宜兴市守灵中心毗邻宜兴市殡仪馆,占地面积 2000 多平方米,2020 年完成了改扩建工程并已投入使用,以 " 家庭式守灵 " 服务为主,提供遗体接运、整容化妆和守灵停灵等服务。

创新开拓思路服务群众。2020 年,为鼓励节地生态安葬、妥善解决殡葬用地矛盾,宜兴市利用山林地区较多的独特优势,借鉴外出考察学习经验,与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协商一致,探索推进山林地立体复合利用、建设农村 " 生命公园 ",并将此工作列入当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

党员干部带头引领群众。市、市 ( 县 ) 区两级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加强对党员干部丧事活动监管等要求列入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带动形成了整个社会自觉参与文明治丧的良好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系列惠民殡葬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减免群众殡葬服务费用 9500 余万元,惠及 8.5 万余户市民家庭,共免费提供了 13 万余个骨灰格位。

△惠山区钱桥街道里趟山生命纪念馆

坚持完善制度,规范殡仪市场,形成新气象

强化组织领导。2020 年 7 月 3 日,无锡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带队市民政、公安、自然资源规划、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负责同志实地调研殡葬工作。

11 月 11 日,召开全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常态长效,进一步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强化部门协作。市民政局主动与发改、公安、城管、交通、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充分沟通,制定《无锡市殡葬服务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按照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11 月,下发《关于调整无锡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殡葬服务管理的通知》,落实各级责任,规范殡葬服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开展专项整治。整治殡仪服务车辆,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礼炮车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市民政联合公安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在重点路段进行现场执法,整治工作受到群众一致称赞。规范医疗机构内殡仪服务。主动与卫健委加强联动配合。完善医疗机构和殡仪馆有关病人遗体交接衔接机制,落实病人遗体移送、交接工作,共同做好遗体的管理和接运工作。规范殡仪服务收费行为。与市场监管部门充分沟通,结合清明祭扫发放政策提醒函,告诫各殡葬服务单位规范收费行为,严禁借疫情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乱收费。

坚持服务导向,推动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

突出殡葬服务的导向性作用,将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作为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有效载体,倡导绿色殡葬新风尚。

以典礼仪式表达孝道感。把中华传统孝道文化贯注于集体公祭等仪式活动,既满足群众缅怀先人、瞻前裕后的文化追求,又引领群众告别丧葬和祭祀陋习,形成健康的民俗文化。

以葬式多样化满足需求个性化。着眼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在骨灰入室安放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可降解骨灰盒葬等节地生态葬法,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转变传统安葬观念。

以倡导新风尚树立殡葬新文明。利用社区、殡葬服务单位等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发放《文明殡葬须知》、" 文明祭祀,绿色殡葬 " 倡议书等,引导形成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图片均由无锡市民政局提供

相关标签

无锡市 统筹 文明 远景 数据分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