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见过凌晨的龙岗是什么样子?58 岁的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五院)儿科主任肖勇见过,在等待当日最后一个受种者安然无恙离开社康中心后,已是 00:30。行驶在回家的路上,习习凉风吹来,将他一身的疲惫慢慢吹散,主动申请支援凤凰第一社康中心接种新冠疫苗工作的他,觉得这一天特别有意义。
和肖勇一样,3 月 30 日晚上 11:30,深圳大学平湖医院门诊部 1 楼,近 4000 多平方米的地方依旧灯光通明,这里是龙岗区对外开放的新冠疫苗大型临时接种点之一。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下,构建了当晚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同时,区五院下属 5 个社康中心的新冠疫苗接种点,同样上演着这熟悉的一幕,当晚,区五院 200 多名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 " 守护健康不停歇 "。
优化接种流程
"1+N" 模式让市民接种更便捷
现场刚接种完新冠疫苗的刘先生表示,医务人员事前先将 " 新冠疫苗知情同意书电子版 " 发送给自己所在单位,提前打印、阅读、填写,节省了现场排队填表的时间,也减少了人员聚集。个人信息登记卡还印刷了温馨提示,充分地提醒个人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非常人性化,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了各种便捷。"
如何根据接种人数、疫苗量等进行高效调配,确保接种工作能安全有序进行是新冠疫苗接种集中大规模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据区五院副院长肖东浩介绍,通过与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部门等单位联手,共同制定新冠疫苗接种的优化流程。
" 我们尽可能简化、优化整个接种的流程,减少广大市民排队等候的时间。" 他表示,经过系列流程的优化与减化,对预约数量进行合理安排,科学设点确保覆盖整个辖区,通过 "1+N" 的模式,全面提升接种的工作效率。如制定统一标准化的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工作流程模式,50 人以上团体预约,直接前往深圳大学平湖医院 1 楼进行接种;而符合接种条件的个人,就近前往附近的社康中心。目前,区五院将现有的 8 个社康中心进行功能整合,把满足接种硬件条件的 5 个社康中心全部开放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在接种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市民可在 36 分钟内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全部流程。"
小而暖的温馨服务
让市民耐心度过等候期
3 月 30 日,新冠疫苗接种迎来小高峰,平湖 6 个新冠疫苗接种点(深圳大学平湖医院、白泥坑社康中心、凤凰第一社康中心、禾花社康中心、茗萃园社康中心、新木社康中心)一片忙碌景象,整个接种过程都是 " 单出单入 ",安全便捷,于是出现了开头到凌晨 12 点才结束的工作场景。" 接种完一周内不能喝酒,饮食尽量清淡。" 接种现场的医务人员耐心地叮嘱市民。此时,白泥坑社康中心墙上的挂钟已经显示 0 点了。
医务人员的耐心服务,让不少市民连连称赞。等候区的移动凳子,专门熬制的凉茶,提供的饮用水,降温的电风扇,电子屏幕上流动播放着新冠疫苗接种知识 …… 小而暖的温馨服务让每一位市民耐心度过等候期。
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近接种,部分疫苗接种点在开放时间方面做出动态调整,根据市民上班工作的特点,在中午、晚上 6 点以后以及周六周日延长了服务开放时间。" 只要符合条件的市民有需求,我们应接尽接,全面强化公民接种新冠疫苗的责任与义务意识 "。
科学设点整合资源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通过科学设点,目前将辖区分成 6 个接种点。场地有了,人员物资也必须跟上。" 据肖东浩介绍,医院发动全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工作人员自愿报名,有资质医护人员的参加接种工作,无资质的人员参加后勤保障。
" 通过全院一盘棋,整合儿科住院病区,机动排班;同时,医院、社康中心与深圳大学平湖医院很多医护人员利用个人休息时间支援新冠疫苗接种。" 据统计,从 3 月 27 日接到任务以来,共统筹抽调 352 名医务人员轮流在岗持续性开展接种工作,有效确保各接种点接种人员配备充足,后备力量充裕。" 所有的抽调人员都是进行疫苗接种专业技术资质培训并考核合格才上岗的。" 肖东浩表示,对于异常反应的救治工作区域,选配了有急救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队伍。" 我们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分布在不同岗位上,为接种人员提供咨询、维持秩序、指引信息填报等多项服务。"
除了新冠疫苗接种,区五院疫情防控、医疗业务、公共卫生服务一样也不落下,保障发热门诊 24 小时接诊、2 个健康驿站、1 个跨境司机服务驿站、火车站的防疫工作。此外,想方设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邀请深圳大学平湖医院专家进驻带动学科发展,做到疫情防控、医疗业务、公共卫生服务齐头并进。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钟美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