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文 / 摄)4 月 2 日下午," 百年华诞 · 百件珍档——红色百年南京印记 " 全媒体行动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举办。现场,刚公开不久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规划建设老档案复制件 " 回家 ",85 岁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原馆长张逸回忆曾经亲历的这段历史。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珍贵档案复制件 " 回家 "
3 月 29 日,现代快报曾报道《
△ 规划建设档案复制件交接仪式现场
4 月 2 日,这批馆藏雨花台烈士陵园城市规划建设档案复制件 " 回家 ",由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赠送给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现场,南京市档案馆的党员代表,为大家朗读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破土动工的档案资料。这是 1980 年的档案,是当时南京市计划委员会和南京市城建局之间,关于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工程项目的来往文件。
85 岁老馆长回忆印证档案内容
现场邀请到一位特别嘉宾,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原馆长、85 岁高龄的张逸。1979 年到 1995 年期间,张老担任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参与并见证了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的全过程。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原馆长张逸(左)
" 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把雨花台确定为烈士陵园建设。因为缺少经费,当时的经营方针是:先绿化,后建设。" 张老介绍,一开始的纪念碑,借用了毛主席为东北烈士陵园题写的 " 死难烈士万岁 " 字样。1986 年,纪念碑正式开始建设的时候,由邓小平题词 "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
△ 烈士群雕
△ 忠魂亭
张老还介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 1986 年至 1989 年落成的。" 纪念馆门口的忠魂亭是 1995 年建的,当时经费来自全省、全市共产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建起来的,1996 年竣工。" 张老回忆道。烈士群雕是 1979 年建成的,塑造了 9 位烈士形象,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这座雕塑由广州、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雕塑家集体创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