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 日," 融合教育 罗湖先行 " 罗湖区融合教育教科研试点学校成果展示活动在罗湖小学举行。
罗湖区政协委员、民建罗湖总支副主委赵忠义,市人大代表伍雪玲,浙江大学社会工作实务教研室主任李学会,罗湖区教科院院长郭玉竹,市教育局分管特殊教育科长徐芳等出席。罗湖区融合教育试点学校的校长及代表教师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郭玉竹在致辞中表示," 融合 " 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罗湖教育推行全纳教育,是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推进教育公平,打造具有罗湖特色、中国底蕴、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基础教育。
他讲到,罗湖区前期带领着试点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多方共同努力,全心培育特殊儿童成长,助其习得各方面能力,促使其心理发挥潜能,以期身心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活动中,罗湖小学作为融合教育试点学校,以多种形式展现了近年来融合教学的成果。来自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督导潘宏嘉带来主题分享《特殊学生成才探索》,他从专业角度讲述了如何进行功能性评估及问题行为的处理。
罗湖小学融合老师何丽花则从资源教室开发、随班就读两方面入手进行了总体性汇报,讲述学校如何面向特殊孩子、特殊家庭开展普特融合工作。
近几年,罗湖小学发扬雷锋精神,沿着区教改方案的指引,优化校内环境,改进硬件设施设备,成立 " 心扉 " 心理健康志愿服务 U 站,为在校特殊学生建档,制订个性化教育计划,并且从校外引入融合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支援校园融合工作。
现场,来自特殊家庭的家长、融合班级的同学分享了亲身经历的所思所感。融合学生、融合老师以三句半、诗朗诵、合唱等形式进行才艺展示,学生自信大方,与老师们配合默契。
现场同时进行了罗湖区《构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支持体系行动研究》课题结题会。罗湖区教研员陈丽斌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行动研究报告》为题作结题报告,她从课题开展过程、所获成果及现状短板等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了陈述。
李富贵、李学会、王颖三位专家从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社会支持、行动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课题的意义和成果。
罗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融合教育教科研试点学校成果展示活动既是对罗湖区融合教育现状的梳理总结,也是面向不同群体达成共识的一次契机,以期教育走向平等、个性、多元,搭建起生态型融合。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蓝陈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