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4-02
关爱“星星”的孩子,东莞用艺术点亮孤独的世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记者杨英杰报道 2021 年 4 月 2 日是第十四个 "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东莞市文化馆联合东莞星星联盟、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于当日开展了 " ‘我们和星星在一起’第四届融合嘉年华 " 系列活动,通过现场展示、课程体验及公益文艺展演等活动,带动了更多市民认识了解孤独症,包容、接纳孤独症患者,引起社会各界对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有效带动社区、康复机构和爱心企业助力孤独症患者融入社会。

齐心支援,36 家机构守护 " 来自星星的孩子 "

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被称为 " 来自星星的孩子 "。

4 月 2 日下午," ‘我们和星星在一起’第四届融合嘉年华 " 系列活动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本次活动以 " 我们和星星在一起 " 为主题,不仅现场开设主题摊位,提供了绘画、非洲鼓、种植多肉、沙盘游戏和钓鱼等 6 项体验课程,还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内上演了一场由特殊儿童和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团队联袂出演的精彩义演。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力量参与,包含孤独症专业服务机构在内,共有 36 家社会机构直接参与本次活动,近 200 名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来到现场。

接力续航,多种类专题课程将在全年开展

2019 年出版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健康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约有超 1000 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 12 岁以下的儿童有 200 多万,且患者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根据美国 2020 年在疾控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每 54 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隐藏的孤独症患儿。

让人遗憾的是,针对孤独症的社交沟通问题尚无可用药物,但如果早期干预、方法得当,就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儿的认知、语言以及适应能力。

为给东莞的孤独症患儿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来自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的团队自发报名参与相关志愿实践活动,计划在 2021 年全年开展音乐、舞蹈、体育、戏剧、生活技能培育及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专题课程,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 文化莞家 " 可了解具体课程信息。

爱心助航,用艺术敲开心门

八岁的李丽双手在面前的沙盘里摸索着什么,虽然画出的形状与老师教授的不太一样,但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十二岁的梁东跟着舞台上老师的节奏,在身旁妈妈的陪伴下尝试演奏面前的非洲鼓,举起的手许久才拍出第一下;二十岁的陈其穿上了紫色的志愿者马甲,努力尝试直视面前的询问者,用生涩的动作指出了想表达的方向 …… 他们都是近年参与过东莞市文化馆 " 爱心文化馆 " 系列活动,在 " 东莞星星联盟 " 见证下逐渐改善的孤独症患者。

" 东莞星星联盟 " 是东莞文化馆与多家孤独症相关帮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全市性孤独症帮扶平台,专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公益文化服务。截至 2020 年 10 月,共计开展课程 855 期,参与服务志愿者 7000 余人,受惠的孤独症儿童 25000 余人次。

同时," 东莞星星联盟 " 和 " 心目影院 "" 文志爱心公益行 " 同属东莞市文化馆 " 爱心文化馆 " 项目的活动品牌,有效为特殊群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文化服务持续性开展、针对性关怀和全方位服务,并在 2020 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中荣获第二名,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当前,针对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东莞市文化馆常态化服务之一。

相关标签

东莞 文化 艺术 非洲 老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