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安徽省 2020 年度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 " 名单发布。包河区作为安徽三个县区之一、全市唯一城区,成功上榜。据悉,这是该区继 2019 年获批建设合肥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获评安徽省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数字经济领域迎来的又一喜讯。
数字经济占比达45%
" 数字经济是包河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行业,必须超前谋划、抓紧抓实。" 近年来,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三条主线,包河区制定发展规划、做实平台载体、夯实 5G" 地基 ",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数据显示,2020 年,包河区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45%,数字经济领域代表性企业约 200 家,其中市级大数据企业 58 家,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 8 个,完成 5G 通信基站建设 1460 个。全年新增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2 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2 个、信息消费创新新产品 8 个、智能工厂 1 个、数字化车间 1 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 3 个。
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更是创新经济、开放经济和代表未来的新经济。荣誉榜上,包河区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 " 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区域 ",万年埠街道被确定为 " 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乡镇)"。" 大共治 " 模式树立全省数字化治理典范、入选 2020 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 率先、首个 " 成 " 主战场 " 关键词
用心观察、细心分析不难发现,现今的包河已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动向:提升数字经济整体水平、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看包河参与数字经济之争的 " 主战场 ":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视觉、软件和信息技术三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之花次第展开。
其中,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包河发布了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制定了全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首个政策法规,牵头成立了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推动组建了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管理机构,建成了全省首条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示范线。目前,以创建 " 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 为目标,该区还携手北京中关村,建设智能网联产业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推动产业招商和资源引入。据统计,中关村创新智汇园汇集智能网联产业链关键企业 70 余家。
数字经济新优势,同样体现在传统产业荡漾的一池春水。
2020 年,该区 22 户规上汽车制造业企业共完成产值 88.3 亿元,同比增长 6.5%,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 33 家,集聚金融类企业突破 500,全区实现金融产业增加值 170 亿元,增长 9.3%。文化产业主营收入 343 亿元、增长 12%,占全市 1/3 以上。此外,包河区还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定位 " 千亿 " 小目标
今年 " 两会 ",包河公布了未来五年的 " 小目标 "。
" 十四五 " 期间,将以 " 数字经济、总部经济 " 双核驱动,强力实施数字经济 " 一号工程 ",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 " 三化 " 融合,着力打造数字产业特色集聚区、数字转型先行先试区、数据治理标杆示范区,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具体而言,全区数字经济总量超过 1000 亿元,对 GDP 贡献度超过 60%;培育 5 家以上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支持建设 3 个以上数字经济领域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造 5 个以上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培育 200 家以上大数据企业;" 两化 " 融合指数达到 100%;5G+ 大数据在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数字创新应用场景示范引领。
踏上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重要征程,竞逐数字经济新赛道,2021 年,包河区将围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 " 双核驱动 "" 双千亿工程 ",在顶层设计、核心产业强链补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治理提升、数字产业生态营造等方面展开行动,全力打造 " 全省数字经济第一区 "" 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 ",让更多数字经济成果惠及群众百姓。
王嫣然 蔡龙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 记者 乐天茵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