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周宁人 郭书言 记者 刘峻 )4 月 3 日下午,家住南京江宁区的陈先生因急性心肌梗塞,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幸运的是,经过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 ECMO 团队的全力抢救,患者化险为夷。更巧的是,此次参与救治的江苏省人民医院 ECMO 团队人员,都曾在去年援鄂抗疫,面临生命危急他们又再度携手、果断出击。
△ 救治现场
家中锻炼,突发心肌梗塞
今年 57 岁的陈先生平日里酷爱健身。4 月 3 日下午,他在家中跑步机上跑了一会儿,突感胸闷气短,一阵眩晕后重重地从跑步机上跌落。陈先生的女儿发现后立刻拨打了 120,将父亲送到了家附近的江宁人民医院。经诊断,陈先生为突发性心肌梗塞,需要紧急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据接诊的医务人员回忆,老陈入院时尚有意识,但在做 CT 时突然心脏骤停,意识丧失,情况十分危急。现场医护人员迅速为其实施了徒手心肺复苏,按压了 10 分钟,虽然其恢复了自主心跳,但反复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让大家的心一直揪着。
随后,医护人员立刻开展通过不间断的体外按压并持续给药溶栓抗凝,老陈还是处于昏迷状态。
△ 省人民医院专家救治患者
火速施救,为患者撑开生命 " 通道 "
患者始终没有恢复正常自主心率,于是电话求助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人医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陈旭锋教授表示,马上带领急诊 ECMO 团队成员、副主任医师梅勇,以及护士王维惟前来增援。
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大面积心肌梗塞、再次心脏骤停风险极高,江宁人民医院同时还联系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的王连生,主任医师陈波为其进行手术,希望有效避免转院途中因车辆颠簸而造成的二次栓塞。
接到电话 20 分钟后,江苏省人民医院 ECMO 团队就到达江宁人民医院。评估完患者的情况后,ECMO 团队迅速装机,大约 10 分钟内装机完毕,立即开展救治。很快,血管打开,ECMO 开始运转了。3 分钟后,老陈使用上了 " 人工心肺 ",在团队高效精准的操作下,患者终于脱离危险。
在 ECMO 的辅助下,王连生和陈波又为患者快速进行了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暂时转危为安,心律恢复正常,顽强地跨过了 " 鬼门关 ",顺利转回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
△ 省人民医院团队合影
ECMO 团队屡建奇功 挽救多名患者生命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 ECMO 团队已完成 21 例 ECMO 治疗,多次成功解除 " 生命警报 "。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张劲松表示,ECMO 治疗,通俗地说,是给患者第二个心肺,将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血泵、膜肺氧合后再回输入体内的过程,起到部分替代心、肺功能的目的。
" 我院第一例 ECMO 手术是于 2006 年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的。在当时国内很少有急诊开展 ECMO 的情况下,医院毅然组建了急诊 ECMO 团队,独立自主地开展 ECMO 治疗,目前急诊的这项技术已非常成熟。" 张劲松说。
专家也对近期高发的猝死情况作了提醒。张劲松介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猝死的高发人群,有些患者本身就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不齐等疾病,在某些条件的促使下就会出现爆发,有时候是因为本身的疾病导致的疾病的发生。他提醒,40 岁以上的人,出现猝死现象比较多。近期乍暖还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年龄大、有心脑血管疾病、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外出,在家休息为主,避免在寒冷的地方剧烈运动。如果出现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一定要尽快来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就诊。
昔日武汉战友,今日再度携手
记者还了解到,此次火速驰援的团队也是去年驰援湖北武汉的战友。陈旭锋、梅勇、陈波以及救护车驾驶员陈海峰,都是去年 2 月赴湖北驰援的援鄂医疗队队员。
陈旭锋表示,在武汉抗疫期间,ECMO 这一神奇的救命技术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不少重症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现在回想起来依旧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一年多后,曾经武汉战场的战友们再次并肩作战,别样的 " 战友重逢 " 又显得意义非凡。(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