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牢牢把握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 的总目标,将政务工作与创建民族团结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强化阵地、拓展载体、丰富内涵、固本强基,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融入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实际中,改革创新、担当实干,扎扎实实为各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推进兰州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贡献了坚实力量。下一步,市政务服务中心还将不断改善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把政务大厅打造为服务各族群众的一流平台、助推营商发展的一流阵地、展示政府形象的一流窗口,为各族办事群众解难题、做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争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争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
将服务窗口打造成为民族团结宣传岗
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全市政务服务的第一窗口,共进驻 42 个部门单位,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607 项,每天为近万名群众提供政务服务。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宣传岗,每位窗口工作人员都积极践行示范要求、树立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中心质量,切实提高各族办事群众和广大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中心制定了《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单位的工作方案》,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责任,积极引导各窗口发挥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组织推动作用,奠定中心上下全员参与,共创共建的坚实基础。
" 在中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推动业务工作和创建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峰介绍说,在中心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关注办事群众中普通话使用不流畅,汉字使用不熟练以及智能网设备不会用的群众,中心安排 " 小兰帮办 " 工作人员进行全程帮办,并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群众提供同质化的贴心服务。2021 年一季度累计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371585 件,共接待办事群众 33 万余人次;统一出件窗口发放各类证件 6312 件;帮助各族企业和群众解答、帮办、代办的企业登记类、医疗器械许可类、特种设备类等业务共 2478 件。
此外,为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人心,中心在政策宣传和氛围营造上精心谋划,狠下功夫,多层次布局,全方位展示。先后印制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手册 1 万余册、宣传折页 1 万余份,在服务大厅 1 至 6 楼全部咨询台放置。共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 50 余个,宣传展板 300 余块,固定标语 20 余条,宣传文化墙 5 面,各类小插牌 1000 余块,通过展板、过道、墙壁等处设置,在多个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主题宣传片,营造浓厚民族团结进步氛围,使广大群众在接受政务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
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在做好民族进步团结进窗口的同时,市政务服务中心狠抓创建活动进机关,争创民族团结示范点。中心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中心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衔接安排和日常事务,保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有序开展。
中心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中心微信工作交流群、抖音等媒介,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以及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干部群众。将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纳入中心学习计划,进一步抓好党员干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窗口、进家庭。
同时,中心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不断丰富 " 主题党日 " 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在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 五个认同 " 教育活动,系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大力宣传我国民族宗教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知识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工作,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文明劝导,社区入户等工作时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用真情体现民族团结进步情,实际行动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心。结合中心干部 " 下基层 " 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村工作,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深入帮扶村,开展政策宣传、普法宣传工作,增强基层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并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了帮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文 / 图
责任编辑 | 张亚君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