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每一天,我们的生活都与电密不可分。在源源不断的电能供应背后,有这么一个群体,被称为光明卫士。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最深的黑眼圈。
△ 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
他们是江苏省内第一支电力抢修突击队——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电网不断变迁,不变的是他们对百姓最温暖的守候。12 年来,他们收获 186 面锦旗,书写着 22 位队员的坚守与荣光,也描摹了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的初心足迹。
岁月无言,却能将旗帜浸染得更加鲜艳。近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发布 2020 年 " 诚信之星 " 榜单,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成为 2020 年江苏唯一获此殊荣的全国 " 诚信之星 "。这支队伍也在网上火了,很多人想知道,这支队伍究竟有什么魔力?
△ 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
不断刷新的石城奇迹
哪里有闪电橙,哪里就有光明卫士
南京市建邺区湖西街 88 号,紧张的铃声响起,一道道橙黄制服的身影快速冲下楼梯,工具间拿好安全头盔、抢修设备,快速聚集在门前广场,队长一声令下,登车、出发 …… 全程不超过 5 分钟。而这样闻令而动的抢修时刻,12 年来已上演了上千场。
这样的抢修响应办法是老队长张代飚定下来的。张代飚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将军人的实诚、铁血、无私等可贵品质带到了工作岗位上,也逐渐形成了服务队以诚立身的行事准则。
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成立于 2009 年 7 月,由南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 22 名优秀党员、业务骨干组成,担负南京电网重大抢修、重要保电、社会抢险援助等工作。
△ 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抢修快速反应仅仅是石城 " 电力铁军 " 品质的一个缩影。在服务队所负责的片区,队员到场抢修时间可以控制在 25 分钟以内,比国网系统规定的 45 分钟足足提前 20 分钟。
在重大应急抢修事件前,更能反映这支王牌部队的训练有素、使命必达。
△ 阜宁风灾现场,队员们全力开展应急抢修
2016 年 6 月,盐城阜宁风灾后,他们连续奋战 100 个小时,圆满完成抢修抢险任务,为灾后抢险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2020 年 2 月 8 日 18 时 15 分,南京 " 火神山 " 工程送电成功,43 天的工作量最终 9 天完成,比预定时间提前两天完成送电任务 ……
服务队自成立第一天起,就对南京城和南京百姓许下光荣承诺。队伍的名字 " 石城 " 就是最好的见证:守护石城光明。12 年来,他们 24 小时全天候保持战备,橙黄色身影总是出现在紧要关头,不断刷新抢修响应速度、恢复供电时效,夜以继日地守护着石城的光明与璀璨。
△ 出发前往南京 " 火神山 " 扩建工程现场
" 我是党员,我先上 "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大厅,始终悬挂着一面党旗。鲜红的党旗下," 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 " 九个大字更加熠熠生辉。在 22 名队员心目中,队伍中的党员更像是一面面流动的旗帜。
" 因为干的习惯了,也没有想过害怕,这就是自己的工作。每逢突发事件,随时待命就是整个电力人的风格,也是我们不成文的规定。" 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第一任队长、现为服务队荣誉队长张代飚是一位老党员,提及曾参与的重大险情抢修,他的脸上总是云淡风轻,喜欢用 " 习惯 " 两个字作答。从服务队成立之初,张代飚就在这个岗位上。只要有重大险情抢修,他都会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只有我先上了,队员们才能更放心地上。" 队里有一个 24 小时抢修应急响应群,只要有抢修信息发到群里,他都会第一时间处理。
△ 通宵鏖战
遇上洪涝或淹水,对电力抢修是极大的挑战。2015 年南京暴雨,南京地铁车辆总厂淹了。张代飚和队员们第一时间赶到并开展排水抢险。当时,所有的设备都被水淹了,足足有 1.5 米深,水下情况不明,急需将水排干,抢修电力设备。千钧一发之际,张代飚二话没说,跳进了面前混浊的水中。身高 1.75 米的张代飚,很快就被水淹到了胸口,但他丝毫没有害怕,在水中摸索着前行,最终将抽水水泵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及时处置了险情。
没有过多犹豫,径直跳入水中,这是张代飚身上守约践诺精神最直接的写照。在老队员的带领下,队内先后涌现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赵艳、南京好市民曾显庭等一批先进典型。
△ 解决群众难题
赵艳是抢修队里唯一的女性队员,也是她所在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在服务队成立之初,她就从配电运检中心调来了抢修服务队。但由于之前现场的任务比较少,她担心现场会给队伍拖后腿,就拼命地学习。赵艳说:" 凡是有下现场的机会,我都跟他们去。"12 年来,赵艳还主动发挥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优势,成为服务队在工作现场的 " 新闻发言人 ",在停电抢修现场不断向周围居民解释说明停电原因和告知进度。在多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现场,她总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巧妙化解周边百姓激动的情绪。
△ 为高淳防汛抗洪提供电力保障
去年汛期,南京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水,特别是高淳区阳江镇胜利圩、安徽芜湖决堤连带圩内受淹。当地政府正在组织居民紧急撤离,现场情况危急。" 我是党员,我是队长,我必须打头阵。" 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曾显庭很快组织了第一批六名队员,火速赶赴高淳,协助区内居民撤离,及时切断供电设施。
重大险情抢修无需动员
这里上演了无数次深夜集结
△ 恶劣天气下开展电力抢修
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意外险情及重大突发险情抢修,队员们总是有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自发归队、集结报到。这样的默契,不是强制要求,而是一种石城精神的传承。用张代飚的话说," 人家是刮风下雨往家走,我们是遇到恶劣天气都是往单位赶。"
2016 年 6 月,江苏盐城阜宁发生龙卷风、强冰雹严重灾害,最大风力 17 级以上,抢险救灾刻不容缓。6 月 24 日凌晨 4 点,天还蒙蒙亮,服务队迅速集结 12 名队员,携带装备器材于 5 个小时内赶赴阜宁。沿途满目疮痍,树木连根拔起,车辆掀翻在地,电杆也倒塌在路边,队员们内心沉重,感到责任的重大。明确抢修任务后,服务队迅速制定抢修方案,抢修车辆不能进出,队员们硬是手提肩扛,将总重十几吨重的抢修器材一趟趟运往抢修点,历经 5 个昼夜近 100 小时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了灾区抢险任务。然而,6 月正是高温时节,经过连续几天的风吹日晒,队员们的脸都被晒得黝黑通红,嘴角和鼻子都开始蜕皮,长满水泡,令人心疼。
△ 为定点收治医院开展巡视测温工作
对于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来说,24 小时待命就是工作的常态。2020 年初疫情暴发,他们要为南京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供电线路可靠供电保驾护航。
队员本来是轮班制,但在疫情面前,大家纷纷主动请战、夜以继日地参与到了多个特殊场所的巡视中。当时,刚入党四个月的服务队队员袁越听说后,立即要求参加。尤其是队长曾显庭,刚刚做完右手小拇指韧带搭接手术,就投身一线战疫中。连续 2 个月,他带队对 4 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 31 公里长供电线路巡视保电。
△ 为定点收治医院供电线路可靠供电保驾护航
服务队还参与到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扩建工程中。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队员们加班加点,从供电方案拟定、施工技术指导、停电计划安排,仅用 9 天就完成了原本 43 天的工作量,为抗击疫情争取宝贵的时间。疫情期间,石城抢修服务队累计出动保电人员 992 人次,参与医院等重要用户保电任务 206 次,全面保障防疫期间的安全可靠用电。
12 年获赠 186 面锦旗
每面旗帜背后都有一段暖心故事
△ 2015 年援助宿迁市大刘村,在当地给孩子们科普电力安全小知识
与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队员近距离接触你会发现,他们脸上除了黝黑的皮肤,还有一道道印记颇深的黑眼圈。熬夜,对常年从事一线抢修一线的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翻开服务队的日志簿,满满的工作记录都是他们的 " 功勋章 "。12 年来,他们累计完成重大应急抢修抢险 380 余次、重大电力保障 520 余次,推动 120 余个民生工程,为 13 万余户保障房安全可靠送电,满意率,100%!
而正是这样的坚守,让他们收获了百姓的信任和毫不吝啬的表扬。在服务队一间办公室内,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悬挂在一侧墙面。有的没地方挂了就整齐地叠放在桌面上,纤尘不染。这些能看得见的锦旗,仅是冰山一角。12 年来,服务队以踏实肯干的作风,收到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各类锦旗 186 面。
这些锦旗是队员们数十年守约践诺、点滴爱心的见证。其中有一面锦旗让队员们尤其暖心,上面用金字写着 " 岁岁年年关爱 默默无言温暖 ",落款是南京华澳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服务队已经连续 8 年到该中心开展关爱听障儿童活动,为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如今,在队长曾显庭的带领下,服务队每个月都要开展一次公益活动,开展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宣传、帮扶留守儿童、照顾孤寡老人 …… 不仅如此,在日常抢修中,服务队也是有求必应,积极践行着诚信为本的品质。
通讯员 张书玮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楠 徐红艳 / 文 苏蕊 / 摄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