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杨英杰报道 4 月 9 日上午,东莞东城街道召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打造品质教育,动员街道教育系统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压鼓劲、攻坚克难,不断开创东城教育工作新局面。
刘林宏对推进街道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聚焦打造品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紧紧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以打造品质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拟实施东城教学提质 "1+N" 系列工作,通过加强品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公办学位供给保障、坚持维护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服务保障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推动东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钟彬就 " 为什么要抓 " 以及 " 怎么样抓 "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了具体工作部署。他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资金、用地等多方面资源投入,努力打造全市一流的校长和师资队伍,紧抓教学管理和品质课堂,全面推进 " 提质减负 ",深入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会议还发布了《东城关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以 " 提升教学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为目标,向广大教师及群众征集意见及建议,全力完善和强化相关举措,助力打造 " 学有所成,启于东城 " 的教育品牌。
教育质量设奖 向一线校长教师倾斜
强化教育管理中心和各学校校长的责任,建立以教学质量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同时对校长实施强有力的问责机制。对考评中排在前列的学校,学校经费由街道财政给予适当倾斜。街道办事处将修订旗峰教育奖奖励细则,对教育质量设立多项个人奖项,奖励金额向一线教师倾斜,占比不低于 60%,对于真正沉下心抓教学质量的校长和教师给予正向的激励。通过一系列措施,旨在引导全街道各学校把教育质量摆在第一位去抓,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打造全市一流的校长和师资队伍
通过加强校长和教师招聘、交流、培训等,打造全市一流师资队伍。改进和改善公办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推行校长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制度,通过校长专业培训、校长课题研究等平台,有效提高校长的专业综合素质。建立后备校长制度,通过全国选聘、中层选拔充实后备校长队伍。采取 " 毕业招聘 + 委培方式 " 吸纳高素质教师,每年到 " 双一流 " 高校举行 2 场以上招聘专场,计划五年内招聘引进 " 双一流 " 高校毕业生 200 人,推动教师队伍提质扩容。落实 " 莞邑良师 " 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省、市、街道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加大培训统筹力度,力争所有教师每两年有至少一次培训机会,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帮助与支持。
推进 " 品质课堂 " 计划 全面推进 " 提质减负 "
紧抓基础课程,灵活运用、扩展、开发、构建多种教学资源,全面促进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打造品质课堂示范镇街,培育首批示范学校、精品示范课,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优质教学成果。以课堂教学设计为重点的教研导向,引导教师加深对 " 学案导学、先行学习、小组学习、学习活动、导学策略、作业优化 " 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项目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推进午餐午休和 430 服务全覆盖
加大财政投入,增建相关场所,鼓励学校与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合作,推动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全面落地,力争三年内实现街道所有中小学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校内午餐午休服务。以学校资源为主、引入资源为辅,争取 2021 年内实现公办小学校内 430 课后服务全覆盖。要与本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接学生困难问题。着力创新 430 课后服务模式,探索开发中小学校内课后特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断提升辖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质量。
深入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通过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带动辖区学校的整体优化。推动辖区内公办与民办学校的结对联动,通过委托管理、结对帮扶等措施提升民办教育办学水平。推动辖区内公办学校与市内外名校结对,学习先进教学管理方式,促进辖区内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提升。下一步,东城将制定专项方案,对参与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帮扶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据介绍,近几年来,东城新建、扩建学校 8 所、用地面积 8.94 万平方米,总投资 7.51 亿元,新增幼儿园学位 1170 个、中小学学位 5760 个,新增老师 231 人。今年,正在动工的项目就包括新建第三小学分校、新建东城中学教学楼、扩建中心小学教学楼等,都在按步骤、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建设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