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去年 10 月以来,广东降雨持续偏少,特别是粤东和粤北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广东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防旱抗旱,努力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投入抗旱人数 69.67 万人次,投入抗旱资金 3.3 亿元。广东省三防办、省应急厅呼吁公众节水抗旱,共同打赢这场抗旱攻坚战。
连续两年秋冬春气象干旱
据悉,自 2019 年秋季以来,广东已连续两年出现秋冬春气象干旱。2020 年全省平均雨量 1511.7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17%。特别是 2020 年 10 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 130.3 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 58%,其中韩江流域局部地区降雨量偏少 6~8 成,2021 年 3 月份韩江流域平均流量比多年同期减少 76%。目前全省水库蓄水普遍减少,大中型水库的总蓄水量为 115.8 亿立方米,比常年减少 44.8 亿立方米。
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总组织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防旱抗旱工作。去年汛期尚未结束就及早对防旱抗旱工作进行了部署,建立与水利、农业农村、气象、水文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持续跟踪研判旱情发展形势,并多次派出工作组前往梅州、汕头、汕尾、惠州、揭阳、潮州、韶关等受旱情影响地区实地调研指导,组织各地以镇街为单位算清水账,对供水可能存在压力的地区实行 " 一镇一清单 ",逐一督导落实应急措施。
各部门联动抗旱保水
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力抗旱保供水。其中,省水利厅统筹调度流域水资源,提前组织编制实施主要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方案,全力保障受旱群众生活生产和对港、对澳供水。通过实施汛限水位动态管控,实现全省水库多蓄水近 20 亿立方米;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加强福建省棉花滩水库调度,保障韩江用水需求;
省农业农村厅做好春耕用水保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派出工作组根据旱情发展,组织改种耐旱作物。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持续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省财政厅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受旱严重地区抗旱工作;
省消防救援总队出动 400 多台送水车,保障居民日常用水;
省气象局去年以来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23 架次,实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419 次,发射火箭弹 1737 枚;省水文局加强江河水量监测,及时监测水库蓄水量、咸潮动态等信息。
粤东粤北积极应对旱情
各地全力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其中,揭阳市落实应急调水工程措施,先后投入 8000 多万元,从市区自来水厂和周边市调水,同时发动群众打井补充供水,为旱情严重乡镇紧急铺设供水管道,亦实施应急补水,从龙颈上水库应急调水累计 5000 万立方米,确保各大水厂正常供水;
汕尾市购置水泵 8350 台,打水井 3027 眼,实施应急调水引水工程 4 宗,前置运水车 10 辆,解决了缺水地区 17.2 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缓解了 37.85 万亩受旱农田旱情;
潮州市投入抗旱设备约 3 万台套,通过开展人工增雨、分时段供水、打深水井等多种方式,保障生活用水;
汕头市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抗旱节水宣传,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梅州市采取应急水泵抽水、连通供水管网、从备用水源取水、打深井取水等方式,缓解丰顺、五华等地水源紧张局面;
河源市组织镇村启用和新建引调提水工程 36 处、抗旱井 57 口、蓄水池 55 处、其他应急水源 6 处,成立 95 支农业生产服务队;
韶关市累计投入抗旱人数约 2.57 万人次,投入抗旱资金 1037.21 万元,通过分时段供水、应急送水、打深水井、管道疏浚等方式,解决居民用水问题。
预计粤东将持续干旱
据研判,广东今年入汛偏晚,近期粤东降雨仍将偏少,旱情将可能持续发展。广东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始终把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立足防久旱、抗大旱,继续组织各地各部门加强水资源调配,落实应急抗旱物资和队伍,及时采取拉管、打井、送水等应急措施,适时实施人工降雨,坚决守住群众饮水安全的底线。
广东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呼吁,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既要开源更要节流。节约用水迫在眉睫,广大公众积极行动起来,节水抗旱,从点点滴滴做起,共同打赢这场抗旱攻坚战。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粤应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