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热点话题。4 月 11 日,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光大环境 ")在深圳召开 " 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高质量发展 " 专家研讨会。来自能源、气候、工业、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环境行业形势、工业产业结构、绿色金融、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国际碳减排形势等角度,热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相关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光大环境科技顾问杜祥琬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参加研讨。他表示,光大环境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并形成综合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布局,顺应当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发展路径,在新形势下将大有可为。
杜祥琬结合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势,对光大环境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他建议,光大环境要不断关注新形势下的产业新问题,例如能源结构改革带来的太阳能电池、风机等循环利用问题,应关注有关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他提到,光大环境要完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各个环节,细化制度和做法,实现源头减量。他还建议,光大环境应推动固体废弃物和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进程,通过减少填埋,进行集中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同时,要把与环境相关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大数据管理,提高产业运作的信息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光大环境科技顾问陈勇结合 " 无废城市 " 建设,介绍了当前城市创新建设的废物处理模式,包括针对城市废物的 " 邻利效应 " 模式、垃圾填埋场再生模式、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等。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则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技术创新提出建议。他表示,光大环境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做好传统环保项目的同时,深入探索,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高端业务,引入新型技术。同时,应整合提升装备制造和绿色科创两大力量,立足更高层次,打造创新平台,为环保行业企业探明碳中和发展路径,提供节能减碳技术。
国家节能中心节能管理处处长高红表示,光大环境可利用平台专业优势,推动相关政策研究和标准制定,联合行业企业,整合能源供给、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全方位产业链技术方案,并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平台等。
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总裁王天义表示,光大环境正加快科技创新研发,着力推动战略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将积极全面谋划 " 三碳 " 目标的实现。即发展成为 " 负碳企业 ",打造更多 " 零碳工厂 ",倡导全体员工追求 " 低碳生活 ",推动光大环境从碳中和的贡献者发展为碳中和的推动者、受益者。他还提到,光大环境将坚持环境、资源、能源 " 三位一体 " 的发展格局,加大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研究与发展创新,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 文 受访单位供图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