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9 日 20:12,
从新加坡飞至无锡的 HO1625 航班
缓缓落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上
登临检疫、健康申明卡审核、第一次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第二次体温监测、医学巡查、行李查验 …… 从飞机落地起,对入境来锡人员的一道道检疫查验步骤 " 环环相扣 " 地开展着。
" 你好,这边你申报的有鼻塞流涕,请问是什么情况?"" 有没有用药?"" 在公共场所有没有接触过有症状的人?"" 是否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 在现场,记者看到海关关员们正一丝不苟地开展着健康申明卡审核和流行病学调查,一步一步引导入境旅客逐步回忆起一些重要信息。
" 我们就是要从这些看似枯燥的只言片语中提取关于传染病传播的有价值要素,然后逐步拼凑成一个关于入境旅客基本情况、旅行史、接触史、暴露史、疫苗接种史等内容的完整拼图。" 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三科副科长曹晓蕴介绍,还要全面实行 " 鼻咽拭子 + 咽拭子 " 双采样。根据总署风险布控,在采集鼻咽拭子的基础上增加采集抗凝血进行抗体检测的环节,实施比对验证。
10 分钟后,第一批无异常旅客进入旅检通道,通过红外线测温系统进行第二道体温监测后,办理入境相关手续。
" 入境旅客行李查验完毕后,我们会把入境旅客逐一移交至无锡市隔离点,对于有症状的旅客通过 120 转运至定点医院诊治,形成‘飞机—隔离点’‘飞机—定点医院’的无缝衔接管控。" 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副主任易海华介绍,同时还会与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市卫健委联防联控,对所有入境旅客进行后续监管。
如果说疫苗是击败新冠肺炎的最终武器
口岸检疫就是抵御境外疫情输入的免疫长城
自疫情发生后,无锡海关认真履行海关口岸卫生检疫职责,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 " 三查三排一转运 ",实现 7 个 100% 的检疫措施,坚持 " 人物同防 "" 多病共防 ",严守境外疫情输入的 " 第一道防线 "。
上岗前,认真做好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器械和红外体温计校准等准备工作,然后快速补充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一定不能喝水,按步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 这一年多来,这一套流程,机场办的海关关员们已经在口岸重复做了几百次。
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坚持到最后一个入境航班卫生检疫工作结束;医学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不停歇,哪怕是长达 10 个小时之久;对入境有症状的旅客进行问询,虽然风险倍增,但一定语气和缓,细心加耐心;不管发生什么突发状况,一定要保持镇定 …… 这一年多来,入境通道上的排查区域,就是机场办每一位海关关员坚守的 " 战场 "。
在曹晓蕴身上,记者看到一本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各类业务制度文件的摘要。曹晓蕴在疫情发生后,连夜将几万字的口岸防控技术方案提炼浓缩成不到 4 页纸的操作指引,明确了出入境现场 10 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确保防控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运行。
据统计,2020 年 1 月至今,无锡海关保障出入境航班 998 架次,服务出入境人员 54954 人次,对 10528 名入境人员开展了后续监管,平均每架次航班保障时间约 2 小时。
在保证闭环管理和口岸有效管控的前提下,无锡海关不断提高旅客通关效率,减少和避免因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 我们使用了南京海关自主研发上线的‘口岸卫生检疫查验管理系统’,对所有入境旅客全程信息化管理,精准风险布控、严密查验管控、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存证,随时可查可追溯,实现了海关和联防联控部门之间的闭环管理。" 易海华告诉记者,这个系统又叫 " 三不一完整 " 系统,就是实现出入境人员一个不遗漏,《健康申明卡》一份不少,有症状人员一个不放行,旅客资料准确完整。以前这些工作主要靠人工录入和登记,现在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抓取,不仅通关快了,还可以精准锁定高风险人员,提升检疫效率。旅客平均每个环节通过时间低于 1 分钟。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