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4-21
深晚报道|激活欧厝村“造血”功能 深圳市司法局助力欧厝村摘掉贫困村“帽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热闹的农贸市场,宽敞的休闲广场,开满鲜花的公园,洋溢着笑脸的人们 …… 走进现在的广东省陆丰市河东镇欧厝村,深晚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房屋破烂不堪,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如山的 " 落后村 "。而欧厝村的华丽蜕变离不开深圳市司法局的 " 精准扶贫 "。

欧厝村位于陆丰城区西北部,距陆丰城区 5 公里,曾是有名的贫困村。开展帮扶前,全村人口外流严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村里生产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要通过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维持生活,村民生活较为贫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发展依托。2016 年,深圳市司法局驻村干部陈镇松扎根欧厝村。2020 年底,全村 7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边缘户实现全部脱贫,面貌焕然一新。

大力加强基础建设,贫困村 " 旧貌换新颜 "

抓基建工程,改善村居生产生活条件,是扶贫工作的首要重点。据了解,深圳市司法局出资,充分利用荒置空地,建设村文化广场,为村民们提供休憩娱乐和文化活动场所,并选取村老祖祠堂前池塘,从清淤、绿化、铺装入手,整治 " 臭水塘 ",打造村前景观池。

深圳市司法局还在村内主要道路侧安装太阳能 LED 路灯,方便村民夜晚出行。同时,陈镇松组织对 4 公里水渠进行疏通完善、重建拦河陂头,有效保障农田用水及防涝需要。全村的整治及美化,使欧厝的环境卫生有效改善提升,欧厝村从陆丰市的 " 落后村 " 华丽变身为 " 先进村 "。

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激活村民自我 " 造血 " 机能

" 脱贫致富靠‘输血’只能是杯水车薪,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为此背上沉重包袱," 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陈镇松说," 唯有激活村民自我‘造血’机能才是出路。"

欧厝村区域面积 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000 亩。村民 632 户、近 4198 人,但劳动力不足。面对欧厝村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人均耕地极少等现实问题,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研究 " 新农业 " 发展思路。通过扶产业,打造特色种植基地。

2017 年 4 月,深圳市司法局帮扶欧厝村成立 " 陆丰市虎岛种养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现有两个基地,一是鹰嘴桃和地瓜种植基地,专业种植生产无公害、绿色的农产品鹰嘴桃和地瓜;二是奇楠沉香茶种植基地,种植奇楠沉香树,加工成茶叶销售。盈利除一部分作为合作社再运营资金外,其余利润由合作社社员(贫困户)分红。基地优先提供职位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帮助就业。

帮扶欧厝村以来,深圳市司法局结合欧厝村实际,依托陆丰市统筹,向陆丰产业园区标准厂房投资 55.2 万元,向陆丰市湖东自来水厂投资 77.8 万元,向陆丰市仁鸿基种养有限公司投资 60 万元,向陆丰市沣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投资 47.9383 万元,每年产生 16.6 万多元收益分红给有劳力贫困户。

"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脱贫户欧诗忠表示,村民在一件件实事中看到变化,参与欧厝村产业发展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

据悉,2020 年,欧厝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0050.68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35 万元。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司新宣 文 / 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