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4-21
财经猎豹丨徐工机械复牌涨停,险资大举加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停牌一个多星期后,上市公司徐工机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将以 5.65 元的价格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徐工有限。交易完成后,徐工有限的法人资格将被注销,其全部资产将被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4 月 21 日,徐工机械复牌涨停。停牌前股东榜显示,太平人寿、上海人寿、华夏人寿等险资已大举加仓。

大股东混改收官

成立于 1989 年的徐工集团,由徐州市国资委 100% 持股,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大型企业集团。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有限控制的徐工机械,1996 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徐工集团混改预期由来已久。2019 年 7 月,徐州市国资委审批通过《徐工有限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徐工有限作为徐工集团旗下工程机械资产整合平台,计划通过资产置换,实现工程机械资产整体上市。

去年 6 月 29 日,徐工机械公告,徐工有限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的增资项目于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拟公开征集不超过 10 名战略投资者,连同员工持股平台,合计募资 156.56 亿元。

去年 9 月 22 日,徐工有限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投资者签约仪式当天在南京举行。徐工集团与江苏国信集团、建信金融、交银金融 3 家国有控股企业签订总额为 54 亿元的股权转让协议,徐工有限与 12 家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平台成功签订总额为 156.56 亿元的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徐工集团对徐工有限持股比例降至 34.1%,国信集团、建信金融、交银金融分别持股 9.39%、4.38%、3.13%,12 家战投合计持股 46.28%,员工持股平台徐工金帆持股 2.72%。

今年 3 月,徐工有限增资扩股后首次股东大会召开,组建了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标志着其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收官。时隔不久,徐工有限就开启了整体上市进程。

4 月 7 日,徐工机械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一个多星期后,4 月 21 日,公司公布吸收合并预案,上市公司拟以 5.65 元的价格向徐工有限全体股东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徐工有限,同时提供现金选择权。吸收合并完成后,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及承接徐工有限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徐工有限的法人资格将被注销,徐工有限在本次交易前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注销,徐工有限原有股东将直接持有相应的上市公司股份。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徐工有限变更为徐工集团,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仍为徐工集团。

险资、公募大举加仓

徐工集团 2018 年营收就已超千亿。上市公司徐工机械的主营业务为起重机械、铲运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消防机械、环卫机械等。但被称为 " 工程机械之王 " 的挖掘机,还没有注入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徐工有限旗下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矿机、塔机等工程机械生产配套资产将整体注入上市公司。

从去年 3 月以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就迅速反弹,代表经济活力的 " 挖掘机指数 " 持续走强。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去年全年主要挖掘机企业共销售 32.76 万台,同比增长 39%。今年一季度,挖掘机销量继续高增,纳入统计的 26 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 126941 台,同比增长 85%。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徐工挖掘机 2020 年市占率 16%,仅次于三一重工的 28%,预计 2020 年收入约 240 亿元。如果徐工有限的挖机、混凝土机械、塔机和矿机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则 2021 年 " 新徐工 " 的备考收入有望超过 1200 亿元,超越三一成为国内上市公司中收入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公司。

此前业绩快报显示,徐工机械 2020 年实现净利润 37.29 亿元,同比增长 2.99%。公司同时预计今年一季度盈利 14.5 亿元至 17.5 亿元,同比增长 137.17% 至 186.24%。

△徐工机械停牌前(4 月 6 日)前十大流通股东

4 月 21 日,公司股票复牌后仅十分钟就冲上涨停板。值得注意的是,停牌前股东榜显示,多家机构悄然加仓徐工机械。太平人寿及旗下一保险产品分别新进持有 7046 万股和 6671 万股,位居第五、第六大流通股东。上海人寿一款万能产品新进持有 4181 万股,华夏人寿自有资金增持 392.5 万股。此外,广发聚鑫、华夏大盘等公募也有所增持。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上市公司 金融 混合所有制 控股股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