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下午,广东江门恩平市人民法院通过云审系统成功连线 80 岁的香港居民刘某,核对了银行收款账户信息并为他办理了网上委托授权,1700 余万元 " 轻松 " 到账。
1996 年 1 月,刘某在广东省恩平市承包经营了一处农场,2007 年 9 月,他因身患重病赴广东中山治疗,便将农场转交李某代为经营,但双方对各自的权利义务并没有明确约定。期间,李某为提高农场收益,出资陆续修建了猪舍、鸭棚、开挖鱼塘等依附于农场的建设,刘某知情但未对此进行制止。双方发生纠纷后,刘某也曾同意对李某增建部分作价补偿。但在具体补偿方案上,双方拉锯多年。
2017 年 5 月,恩平法院一审判决刘某应当补偿李某补偿款 241.2 万元,刘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双方未提交新证据,由于涉案农场增建的建筑物已发生重大变化,难以通过评估鉴定价值,江门中院在综合农场面积、设施和当时建筑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以及折旧等情况,酌情支持补偿李某 168.84 万元。
刘某因年事已高,重病在床,又常居香港,往返内地非常不便,案件生效后他未能及时履行义务。2021 年 1 月,恩平法院依法拍卖了其名下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一处商业建筑及土地,共回笼资金 1945.58 万元,扣除对李某的补偿款和执行费用后,需划转剩余资金 1723.05 万元给被执行人刘某。
在填写银行账户信息时,刘某仅口头委托儿子刘某锵提供了存折账户。恩平法院考虑到该笔资金数额巨大,为确保万无一失,决定安排执行干警通过云审远程视频确认刘某的真实意愿。当天下午,躺在病床上的刘某通过视频连线向执行干警核对了个人账户信息,以及明确同意让儿子代为查阅银行账户到账情况等,整个过程花时 6 分钟。
新快报讯 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黄海磊 牟玉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