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如同烹饪中的盐 , 万物盐为鲜 , 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放松解压游玩体验的快乐源泉 , 文旅结合的各式游乐场所 , 也同样成为人们短时假期或周末休闲的首选。
当人们在这林林总总的乐园中收获家人的身心放松与欢乐时 , 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是不容忽视的群体 , 特别是那些不太被人熟知和了解的职业 , 如动物保育员、滑雪指导员、巡游表演者等 , 这些工作者们的日常什么样 ? 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 ? 借助职业的身份表达 , 他们最想传递给人们的是什么 ?
本期 , 我们特别采访了三位职业人 , 通过他们各自栩栩如生的群像 , 向读者近距离呈览这些 " 快乐生产者 " 们的工作状态及生活感悟。
1 很帅很有爱 , 做动物的好朋友
初见王雅倩 , 青春少艾美少女的即视感扑面而来 , 而当你看到她与大白鲸小白鲸之间那娴熟有爱暖暖的互动时 , 简直心都要融化了 , 那种发自内心的爱 , 无需任何语言 , 而仅仅依靠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肢体动作 , 便已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的白鲸养育员 , 王雅倩可自豪了 ," 每当人家问我做哪一行时 , 我都会抬头挺胸告诉人家 , 我正佳养白鲸。" 她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动物保育员 , 很小的时候 , 接触到海洋动物与保育员之间行为展示的配合默契 , 当时小小的她内心就埋下了这样的种子。
2016 年 , 幼年时的梦想在王雅倩身上成了真 , 她正式成为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的一员 , 不过最开始她并不是专职面对大白鲸 , 而是一路从大型猛兽开始 , 先是北极熊、北极狼、北极狐 , 再到萌宠乐园的海狮、海象、企鹅 , 然后才到了现在的大白鲸。" 很多人都问我接触那么多凶猛动物不怕吗 ? 其实动物并不可怕 , 只是我们需要花更多心思去了解它们 , 熟悉它们 , 和它们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 , 是为大小白鲸们制作饵料 , 包括大白鲸的鱼食和小白鲸的辅食等 , 需要从冷库中将大白鲸要吃的各种小鱼取出来化冻并清洗干净 , 同时要打扫白鲸们居住的环境卫生 , 然后进行喂食。
这个过程中 , 大小白鲸们哼哼唧唧地在一旁叫着 ," 它们在撒娇呢 !" 王雅倩一边操作着一边告诉新快报记者 , 朝夕相处 , 让她已经完全了解了白鲸们不同的声量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 ," 特别是大白鲸生产那次 , 是我从业以来感触最深的一次。"
白鲸人工繁育的难度很大 , 王雅倩告诉记者 ,15 个月的时间 , 团队每个人每天不间断轮岗轮值 , 小心看护大白鲸 , 临近生产 ,6 名同事更是全天泡在冰水里陪伴大白鲸 , 看护即将出生的小白鲸 ," 当小白鲸出生后一股劲冲上水面用力呼吸的那一瞬间 , 我的眼眶都湿了 ……" 她说。
▲王雅倩 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白鲸养育员
看着如今接近半岁 , 在水里面自如游动的小白鲸 , 王雅倩觉得 , 同事们的团结与担当没有白费 , 人与人之间 , 人与动物之间 , 充满了浓浓的爱 , 只有爱才能不顾一切 , 看到小白鲸健康成长 , 在养育员面前争着与大白鲸争宠要吃吃要抱抱 , 动物们的可爱纯真与热情 , 所有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在王雅倩看来 , 文旅产业是通过观感体验去了解知识文化感受 , 包括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以及情感寄托等内核 , 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 为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 , 为城市注入想象力 " 的正佳企业文化也是王雅倩选择并坚持下来的初心 ," 能为游客带来欢乐我感觉无比荣幸。" 她说。
2 心里住着小星星 , 生活才能亮晶晶
2017 年 8 月时的迟阳阳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 ,"5 年后的今天 , 你还在为未来努力吗 ? 你还有为职业发展而左思右想吗 ?"
四年后的今天 , 在花都融创雪世界的雪场里 , 迟阳阳告诉新快报记者 :" 我自我感觉这四年我一直在进步 , 一直向上走 , 信里致自己的 , 也算完成了一半。"
迟阳阳对自己的评价是 : 一枚来自滨城大连的活泼开朗的北方姑娘。
■迟阳阳收到的 " 特别礼物 "。
▲迟阳阳 融创雪世界滑雪指导员
大专期间所修专业是高尔夫运动与管理 ,2019 年 7 月加入融创雪世界 , 成为滑雪指导员。实习期在东北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 , 也正是在此期间 , 她开始接触到滑雪运动 ," 滑雪可以带给人自信 , 是一个从无到有 , 从心理上战胜自己 , 从害怕到克服胆怯 , 再到驰骋雪场的过程。"
从北方到南方 , 迟阳阳没什么不适 , 相反还挺喜欢南方的氛围 ," 这边的人性格比较柔和 , 相处起来很舒服。" 她说。
本来就喜欢运动 , 滑雪指导员的工作相当于完美地将爱好与职业密切结合 , 一方面是个人综合技能的提升 , 另一方面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 特别是与很多学滑雪的小朋友们的接触与相处 , 更让她觉得 " 开心 , 被治愈 "。
2020 年跨年 , 迟阳阳收到的 " 特别礼物 " 是一幅画 , 一个来滑雪的四口之家中 8 岁小姐姐画的 , 画面上可可爱爱的小人儿中有一个据说就代表迟阳阳 , 小姑娘还特地加了款 , 指明是送给迟阳阳的 , 上面还有红彤彤的两颗小心心 ," 好感动啊 ! 以前没人这样画过我 , 这也是对我的认可和鼓励吧。"
滑雪课时通常 60 到 120 分钟不等 , 寒暑假时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者都有 , 但日常就较多四五岁的小朋友 , 跟这些娃娃们沟通 , 迟阳阳可有办法了 , 她很形象地用食物来做比喻 , 穿好雪板站在地上 , 这是两根面条对不对 ? 滑动时要刹车怎么办 ? 就让面条打开成为一小块比萨啊 …… 小朋友们瞬间就弄明白了 , 互动得特别好。
迟阳阳对自己职业的定义是 : 既是滑雪运动的启蒙者 , 又是滑雪运动的宣导者 ,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 , 能充当起让更多人喜欢滑雪运动的桥梁 , 培养人们对滑雪的兴趣 , 所以 " 滑雪入门很关键 , 需要各种引导鼓励 , 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就很高 , 技能、耐心、责任心 , 一个都不能少。"
2020 年 , 迟阳阳被评为融创集团年度 " 服务之星 ", 这是对她个人的肯定 , 亦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 但她并不满足于仅仅做好本职工作 , 她希望能借助融创的大舞台更全面地提升自己 , 在滑雪指导员之余 , 她也会尽可能在系统内尝试不同性质的事务性工作 , 同时工余时间多阅读 ," 管理或逻辑思维方面的书 , 我个人觉得技能上我提升到卡宾滑行的程度已差不多了 , 但为人处世的格局和修炼 , 还是需要多学习多思考。"
3 远离故乡 , 在欢声笑语里收获满足感
2016 年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 , 走过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双版纳与古色古香的丽江 , 又去过民俗文化丰富的漳州 , 郑放在 2019 年来到了三面环海的湛江 , 进入鼎龙湾国际海洋旅游度假区 , 成为一名演艺主持人。
下午在水世界里的海狮馆以及夜晚在海边的石狗剧场 , 都能听到这位 90 后江西小伙和观众互动、带动现场气氛的声音。
作为在内陆城市出生长大的孩子 , 海边生活除了给郑放带来新奇体验 , 还给他带来了相对黝黑的肤色。但火辣的太阳并没把郑放吓跑 , 反而让他收获了更多不一样的经历 : 某次景区举办东南亚主题巡游 , 听到身旁有对老夫妇说 " 这些演员顶着大太阳工作真挺不容易 " 时 , 郑放答 :" 在我们演员看来 , 能用自己的汗水换来大家的快乐 , 就是最值得的。"
老夫妇听了很有触动 , 邀请郑放与他们合影留念。这些观众们真实的反应 , 现场即时的互动 , 令郑放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 这也是他这么多年、走了那么多个地方 , 依然坚持这份职业的重要原因。
一开始我是有点排斥做文旅方面的主持人的。" 原以为自己应该去电视台等单位做主持 , 但彼时面对就业压力 , 也就半推半就地尝试。
回想起第一次的景区演艺主持人经历 ," 空旷的场地 , 往来的游人 , 拘谨与扭捏的我 ," 郑放还深刻地记得 ," 但真正接触下来 , 发现从现场的互动中我能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 我也开始发现自己并不想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待着 , 想要游历四方、探索不同的风土人情。"
游历主持的经验让郑放了解到不同地域观众的偏好 :" 十里不同音 , 百里不同俗 , 比如云南游客喜欢民族性的歌舞 , 广东人则更偏向于流行文化。" 每到一个新地方 , 郑放会根据当地偏好调整主持风格 , 甚至为此学习新的技能。最近郑放就在为更好地调动本地观众的反应 , 尝试在主持时加入一些粤语问候语 , 私下里他下载了一些粤语教学的 APP, 也积极向同事们请教 :" 虽然发音还不是很准 , 但观众大多数时候都会给予回应 , 我也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 毕竟学到也是自己的财富。"
远离故乡在外漂泊 , 偶尔也会感觉到孤独 , 尤其作为演艺人员 , 很多特殊时节如中秋、春节等都是没办法与家人度过的 , 郑放因此也表示说 :" 很想爸妈的时候就和家里人视频聊天 , 他们都会鼓励我 , 让我有动力继续走下去。"
此外他也会通过健身来排解情绪 , 鼎龙湾长达 16 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沙滩 , 时常出现他跑步的身影。他也爱吃广式牛腩粉和牛杂 , 美食与美景 , 双重治愈游子的心。
当问及他下一站想去哪里时 , 郑放表示如今依然迷恋着这片海景。他望着大海的方向 , 景区里的欢声笑语被海上微咸的风吹到耳畔 , 他说 :" 说不定我会在这里遇到心动的女孩 , 结婚生子、落地生根 , 成为最后一站 , 也未尝不可。"
郑放 鼎龙湾国际海洋旅游度假区演艺主持人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斌 梁彧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编辑:陈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