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抽液、注射 ...... 同样的动作在一天内重复了近百遍,看似简单却又枯燥的动作,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疫苗接种员的日常工作。4 月 21 日凌晨,新一批新冠病毒疫苗到达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 " 港大深圳医院 "),上午 9 时,疫苗接种门诊前已排起了长队。这日,深晚记者来到该疫苗接种点,探访疫苗接种员的一日工作,寻找工作背后的温暖瞬间。
不厌其烦的叮嘱 是对工作与对方的负责
上午 7 时 30 分,护理部的护士张玉婷早早来到了医院,简单吃过早餐后,她和疫苗接种门诊的医护人员一同开始了每日的晨会。晨会由高级护士长黄婧、护士长刘丽和护士长李艺等主持,除了强调当日的注意事项外,他们还会到抢救室复习一遍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以强化记忆," 有新人加入时,我们也会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护士长刘丽说道。
开展接种工作前,会有专人前往医院药库取出今日的疫苗,并存放在疫苗接种室内的冰箱里,保持 2 ℃ ~8 ℃的温度。每位接种员再从中取出所需的疫苗放置在自己的保温箱内," 每次拿 10 支左右。" 张玉婷看了一眼自己的保温箱,上面显示 6.9 ℃。
8 时 30 分,一日的接种工作正式开启,穿好隔离服,带好护士帽,给桌子铺上一层隔离布,再准备好棉签、酒精、注射器等,张玉婷坐在桌前等待第一位前来接种疫苗的人。
"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您的出生日期是?"" 有没有过敏史?" 反复核对信息后,张玉婷从保温箱内拿出疫苗准备接种,消毒、抽液,在注射前她再次确认了对方信息," 会有一点疼,稍后用棉签按住针口,避免出血。" 她叮嘱道," 三周之后约第二针,6 小时内针口不要沾水,这周都不要吃海鲜,也不要喝酒,留观半小时后再走 ......"
对待每位接种者,张玉婷都会不厌其烦地叮嘱对方,在她看来,这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对方安全的负责。" 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所以我宁可多问几遍,也不能遗漏任何细节。" 她说。
注射完一针后,张玉婷将疫苗包装和信息资料订装在一起。每注射完 10 针后,他们会进行一次溯源,即核对一遍接种者的信息和注射疫苗批号等。核对信息无误后,再将相关资料卷成一卷封装并存档。
临近中午 12 时,张玉婷去食堂匆匆吃了午饭,准备回来接同事的班,继续接种。
多措并举 接种现场秩序井然
在港大深圳医院的疫苗接种室内,共设置了 5 个接种单元,一上午的时间,包括张玉婷在内的 5 位接种员每人能接种近 30 位。
据刘丽介绍,在今年年初港大深圳医院就开始为疫苗接种储备人才,并送去了一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取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上岗证。在接到疫苗接种的任务后,从接种门诊改扩、梳理流程到制定相应措施,港大深圳医院仅用了 1 日时间完成。" 我非常激动,也很感谢政府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刘丽依旧心潮澎湃。
4 月 13 日,全省启动了在粤居住的港澳及外籍居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港大深圳医院成为了全市首批在深居住的港澳及外籍人士新冠病毒疫苗定点接种医疗机构之一,第一日,港大医院就迎来了 306 位接种者,其中 128 人为港澳及外籍人士。
走入疫苗接种门诊的一楼,可以看到现场布置了填表区、登记区、接种区和留观区四个区域,各区都配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引,接种者根据现场流程操作即可完成疫苗接种。同时,由于港大深圳医院面向港澳同胞和外籍人士,也要求接种员们具备基本的粤语和英语交流能力,"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也配备了专业的翻译可以现场支援。" 刘丽说。
据了解,市卫健委组织市卫健能教中心从去年刚组建的 " 深圳卫生健康外语人才库 " 中招募了近一百名人员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人才库中的人员均为我市卫健系统的专业人才,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基本上都有国外工作和生活经历,英语交流能力较强。"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此,医院急诊部还提供了 24 小时三语(英语、粤语、国语)接种后反应服务热线 86913111,方便接种后相应咨询。同时,医院还开设了急诊绿色通道,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来自中国香港的肖女士,4 月 21 日在港大医院接种了第一针疫苗," 接种非常顺利,医护人员的服务也很暖心、到位。" 接种现场清晰的接种流程让她十分满意," 秩序井然,还有会讲粤语和英语的工作人员专门引导,太贴心了!"
多一个人打疫苗 多一份责任在肩头
如此周到的服务,离不开前期充分的准备,也离不开接种员们敬业的精神。随着接种人数不断增多,有时即便是午休时间,张玉婷也会坚守在岗位上进行接种。从最初的接到任务时," 有点小兴奋 ",到如今熟练地操作,张玉婷已经逐渐习惯了每日的接种工作。
在张玉婷的印象里,常有外籍人士在接种时用手机进行现场直播,并对着镜头自豪地说:" 看!我在中国接种了疫苗!" 每当此时,张玉婷都会备受鼓舞," 感觉自己的责任又重了一些,他们的信任也激励着我们继续认真工作。"
从业至今,张玉婷已经在护士的岗位上耕耘了 8 年,不论是平日的工作还是进行疫苗接种,在她看来都是自己的责任,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需要足够的认真与耐心。" 核对病例和患者信息,包括注射疫苗的全过程,一点岔子都不能出。" 每日从穿上护士服的一刻起,她就调整好状态,打起了 12 分精神,并开始高度集中注意力。
对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张玉婷已经习以为常,特别在看到外籍人士接种疫苗后开心的样子,她更是感到," 一切都值得了。"
同张玉婷一样,刘丽对此深以为然,每当看到门口等待接种的队伍时,她夸张地形容:" 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只手帮他们尽快打完。" 她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接种疫苗,也意味着自己肩头的担子又重了一分," 不能辜负大家对我们的信任。" 她强调。
同时,她也期许,能够早日构筑起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免疫屏障,全球携手共同抵御新冠病毒。
深圳晚报记者 潘潇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