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支持各省市疾控中心搭建预防接种线上教育平台,探索建立关口前置至医院产科的预防接种宣教新模式,在我国第 35 个儿童预防接种日到来之际,4 月 24 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赛诺菲巴斯德公益支持的 " 爱婴行动之预防接种线上教育 " 项目在海口顺利启动。
产科是新生儿预防接种的第一站,也是开展点对点预防接种教育工作的起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王临虹教授介绍,孕期保健实践中观察到,新生儿家长在孕期有充足的受教时间,且对提前受教有强烈的意愿,但是缺少便捷、高效、可信度高的科普教育平台。" 爱婴行动之预防接种线上教育 " 项目正是切中这一需求,依托疾控中心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带动区域医院产科通过该平台开展在线预防接种宣教工作,实现预防接种宣教的关口前置。
" 启动开展‘爱婴行动预防接种项目’,一方面是工作机制创新,推动疾控机构和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协同前进;另一方面是协同创新,推动预防接种与服务保健结合;同时,模式创新,通过线上形式开展培训和健康教育扩大项目影响,使更多人受益。" 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儿童健康处副处长马力表示。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张伶俐副认为,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在预防接种科普宣教方面有着专业能力、科普力量、带动作用等天然优势。项目通过整合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双方资源,共同推进预防科普宣教工作,正是医防协同机制的落地实践。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公众沟通与健康教育室主任郝立新主任医师表示:"《疫苗管理法》要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要做好接种前知情告知工作。但很多基层工作人员接种任务重,导致知情告知任务完成得不够好。建议利用平台创新工作模式,把告知等类似工作做到前面。"
尤其是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展开后,出现一线接种人员工作负荷陡增、部分地区儿童常规疫苗针次安排不开等问题。东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负责人王东表示,如何助力一线接种队伍在高效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的同时,也保障常规儿童疫苗接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平台或可发挥协助功能,提前做好告知、宣教科普等工作,节省社区接种门诊沟通成本和时间,提升儿童疫苗接种效率,助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
据介绍,预防接种线上教育平台的课程以预防接种知识为核心,内容科学、通俗易懂,界面操作简洁便于学习,且教育效果可观、可研、可控。
作为项目先行者,东莞疾控在 2020 年便启用网络家长课堂。王东介绍,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东莞出生儿童数为 3.1 万人,家长参与数为 3.2 万人。其中,1 月龄内接受在线指导培训人数占比 97.6%;全程参与完培训的结业人数超过 2.8 万人,结业率近 90%。
王东同时补充到,平台管理单位应当及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定期调研,纳入预防接种考核,推广好的做法及经验,使平台发挥出最大效能。
据介绍,首批试点计划覆盖包括海口、杭州、重庆、长沙在内的至少 15 个城市,并逐步推广至全国。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