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 2021-04-25
祝融!祝融!奔向火星!多国都行动了!星际移民、行星挖矿...太空“淘金”远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天是第六个 " 中国航天日 "。上午,2021 中国航天日开幕式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本届航天日的主题为 " 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启动仪式上,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

1

点燃星际探测 " 火种 "

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 " 祝融号 "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经过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 " 祝融号 " 脱颖而出。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这台火星车不仅要承载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任务,还会将它在亿万公里之外的所见所闻传回地球。

火星车 " 祝融号 " 高 1 米 85,重量达到 240 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 3 个火星月,相当于约 92 个地球日。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 5 月登陆火星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去年 7 月 23 日成功发射入轨,今年 2 月 10 日顺利进入环火轨道,2 月 24 日进入火星停泊轨道,两个月期间,环绕器科学载荷设备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预计今年 5 月中下旬登陆火星。

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 " 天问一号 " 任务是我国独立开展行星际探测的第一步。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主要包括进入舱和火星车。

2

多国掀起新一轮火星探索热潮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去年 7 月,中国、美国、阿联酋分别向火星发射了太空探测器,这也是人类太空探索历史上的重要一步。纵观历史,人类对于火星和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奔向火星,一场火星探索热潮正在掀起。

4 月 19 日,美国航空航天局首个火星无人机 " 机智 " 号,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完成首飞,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大气层内完成动力飞行。

飞行成功后," 机智 " 号项目经理立刻撕掉了为首飞失败而准备的应急演讲稿。

不仅是美国,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推进探索火星的项目。2020 年 7 月,中国的 " 天问一号 "、美国的 " 毅力 " 号和阿联酋的 " 希望 " 号先后升空。

今年 2 月," 毅力 " 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着陆," 天问一号 " 则计划在 5 月到 6 月登陆火星。

此外,欧洲航天局也计划在 2022 年发射火星探测器,而日本计划在 2024 年向火星发射一颗探测器,并前往火星的卫星进行采样返回。

事实上,人类的 " 探火 " 热潮并不是最近才开始兴起,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苏联和美国就经历了多轮博弈。

1962 年 11 月,前苏联发射了火星 1 号探测器,但首次任务以失败告终。

1964 年 11 月 5 日,美国发射了水手 3 号探测器,但由于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展开宣告失败。

二十多天后,美国再次发射了水手 4 号探测器,成功到达火星轨道,并为人类发回第一张火星表面照片。

1971 年,前苏联的火星 2 号和火星 3 号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但由于火星沙尘暴,先后与地球失去了联系。

此后,美国的 " 机遇 " 号、" 好奇 " 号和 " 洞察 " 号等火星探测器陆续奔向太空,为地球传回关于火星的温度、气候、自转周期等数据。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 李俊峰: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火星探测的计划主要是前苏联和美国的政治博弈,只要能拿到第一,能够抢先占领领地,就不计成本。而上世纪 90 年代之后,世界各国探测火星,可能更多是考虑科研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3

巨大想象空间催生热闹 " 火星生意 "

多国探索火星的热潮为人类带来了想象的空间,一些私人企业也陆续开始加入到这股浪潮当中。从火箭发射到资源开采,甚至是星际移民,未来的火星探索计划将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近日,科技狂人马斯克在自己的推特上贴上了 " 火星之王 " 的标签,引发关注。事实上,马斯克已经不是第一次流露出对探索火星的兴趣。

此前,他曾遭遇过连续 3 次火箭发射失败的经历,Space X 一度面临破产,最后孤注一掷,2018 年火箭回收项目成功,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局 15 亿美元订单,死里逃生。

在 Space X 等国际商业航天巨头的影响下,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也看到了机会。2015 年和 2016 年,蓝箭航天和零壹空间先后成立。今年 2 月,零壹空间自主研发的亚轨道火箭成功升空。

除了发射航天器的 " 生意 " 外,太空的矿物资源也是趋使人类探索宇宙的原因之一。" 好奇号 " 火星车探测资料发现,火星上存在矿脉。

在 2020 火星计划中,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再发一颗火箭,带回由 " 毅力号 " 火星车保存的火星土壤、岩石样本。

不过高昂的成本也劝退了不少企业。2012 年,美国行星资源公司率先打出 " 扩张地球自然资源基地 " 的口号,开始着手" 太空淘金 " 计划,但 2018 年,该公司就因为资金断裂而被收购。有着类似命运的还有美国深空工业等公司。

然而,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并没有因此停止。近日,美国建筑设计工作室阿比布发布了一份设计规划方案,计划在火星打造一座可容纳 25 万人的星际都会,并将该城市命名为 " 女娲 "。

概念视频一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 " 移民火星 " 的遐想。

这一计划很快引来了 " 科技狂人 " 马斯克的响应。就在当天,马斯克发推特称:" 不到 2030 年,SpaceX 的舰队群就会到达火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苟利军:对于行星挖矿以及火星移民更多的是商业宣传的噱头,要想真正实现,所需要的时间、技术,在一两百年之内,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难以实现的。火星更多的是具有一些所谓的科学探索的价值,以及把火星当作一种航天能力的测试场。

4

遥远太空近在咫尺

太空探索意义重大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不仅仅是火星,一直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太空探索计划。太空探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看似离我们遥远的太空,却关联着全人类近在咫尺的生活。

方便面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而方便面包装里的蔬菜包,就是源于 " 阿波罗计划 " 中为航天食品研发的 " 冷冻脱水蔬菜技术 "。

微波炉的诞生,也是因为在太空中需要加热食物,但又必须避免明火。

为了满足航天活动的要求,体积小、功能强的笔记本电脑应运而生。

购物条形码更是航天技术的杰作之一,它最初是美国为整理其航天计划不计其数的组件而发明的。

美国航空航天局从 1976 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衍生技术》刊物,如今已经累计刊登了 1500 多项可以商业化推广的航天技术。

除了科技工业领域,太空探索还为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重症监护病房就是航天技术带来的重要医学进步之一,它是应太空探索中对航天员进行健康监测的需要而诞生的。

从航天飞机燃料泵系统派生出的人造心泵,已经作为微型心室辅助泵,用于治疗心脏病,它小巧的尺寸甚至能适应儿童患者。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太空技术的加持。通信卫星带来了世界通信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气象卫星的出现,能精确测量气温、降水量,监视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变化。

资源卫星用来勘测地球表面的森林,水力和海洋资源,调查地下矿藏和地下水源,观察农作物,监视病虫害和环境的污染情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航天承载的就是我们人类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探索发现新的科学知识、科学的真理,探索和发现新的资源,让它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服务的一个必然的行动。

转载请注明 " 央视财经 "

你会关注

51 年,超 300 颗!

紧急通知: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 ™ 称号,可能你只差这一步 ↓(超有爱)

重磅!监管突然 " 喊话 "!高度警惕这些领域风险→

500 多名艺人发声!" 怒批 " 这一现象,逾 70 家影视传媒单位联手出击→

注意!新增 9 例确诊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相关标签

天问一号 美国 火星探测器 央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