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区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摆在社区班子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甘甘志愿调解队 " 应运而生。近日,由政协委员、辖区老党员代表、街道综治中心和公共安全办公室工作人员、社工、楼院长、居民代表及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 " 甘甘志愿调解队 " 在甘家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通过 " 学 "" 听 "" 议 " 三步骤,开启了居民协商议事,共同打造和谐社区的奋进之路。
" 学 " ——谢觉哉 " 人民调解 " 思想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成立仪式上,由副队长张小玲同志带领大家学习了著名的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谢觉哉同志的 " 人民调解 " 思想。作为新中国人民司法制度奠基者之一的谢觉哉曾提出系统而丰富的 " 人民调解 " 思想,落实到调解工作中,就形成了有谢觉哉特色的 " 人民调解法 "。他指出:" 调解可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可使小事不闹成大事、无事不闹成有事。" 在他的大力提倡下,人民调解成为党的主要司法政策之一,并由此产生了著名的 " 马锡五审判方式 "。人民调解工作在边区得到了普遍开展,加强了人民群众的遵纪守法教育,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法制和道德观念,也为我们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 听 " —— " 四民六议三结合 " 工作法
为了 " 甘甘志愿调解队 " 队员们能迅速高效的投入到协商议事中来,队长黄娇同志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目前街道社区结合社区建设、环境卫生、社区治安等问题协商讨论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的 " 四民六议三结合 " 工作法。从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有序有效扩大群众参与、保障群众享民主权利的现实需求出发,探索实行的 " 友邻议事会 " 基层协商治理民主模式,形成的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协商治理经验做法,把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问题作为学党史见实效的具体举措。
" 议 " ——多阵地协商议事工作举措
如何将学到的先辈精神和听到的先进经验融汇在我们的实践一线?为此," 甘甘志愿调解队 " 的队员们坐在一起围绕 "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 的主题开展了一场讨论。
大家踊跃发言,就如何做好 " 网上四合院 " 零距离调解阵地、" 楼院议事会 " 院内调解阵地和 " 友邻议事室 " 社区驻点调解阵地建言献策。希望通过线上平台高效、便捷的特点,对居民反映的各类诉求即时对接、即时调处、即时反馈,做好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线下院内自主协商,不断凝聚共识发挥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居民矛盾的 " 减压阀 "、社区和谐的 " 润滑剂 "。真正把协商送到群众家门口,努力打造党委政府 " 好帮手 "、人民群众 " 连心桥 "。
甘家巷社区党委书记黄娇告诉记者,下一步,社区 " 甘甘志愿调解队 " 将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形成党员引导参与,居民民主协商,有事大家谈,众人议众事的良好工作局面,真正做到协商议事、居民自治,践行 "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 的初衷,也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我为群众做实事落地、落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 / 图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