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4-26
快报大健康丨微创技术,让64岁肿瘤老人重塑人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苗卿 端梓任 记者 任红娟)今年 3 月 28 日,香港演员廖启智因患胃癌去世,他曾两夺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享年 66 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老百姓生命健康,得了恶性肿瘤该如何治疗?是不是吃得越好,肿瘤长得越快 …… 在我国第 27 届肿瘤防治宣传周,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肿瘤科主任许尤琪。

△许尤琪在接诊 通讯员供图

微创介入治疗中晚期及转移性肝癌

64 岁的张先生 2019 年得了胃癌,并且是晚期,在当地做了手术治疗,进行了放化疗,但是后来发现还是出现了肝转移。当地医院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张先生听熟人推荐,来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找到了许尤琪。

由于张先生是中晚期及转移性肝癌,病期晚,没有手术机会。为了救治病人,许尤琪接诊后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TACE ) 。第一次做过以后,张先生感觉明显有好转,后面又进行了 6 次治疗,目前他恢复得不错,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了。

" 除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还有局部消融。" 许尤琪介绍,这些微创技术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创伤小、恢复快,对身体正常器官影响小,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肝癌 ( 包括肝转移癌 ) 的患者,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

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许尤琪还救治过不少。两年前,60 岁的李阿姨患了肠癌肝转移,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也是接受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恢复得不错。

中西医互补,个体化治疗肿瘤

许尤琪对现代快报记者介绍,多年来在对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他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的多学科讨论,利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方法指导靶向、免疫治疗,依据临床指南进行规范化的西医治疗。同时,把中医的 " 证 " 和西医的 " 病 " 相结合,树立整体观念,注重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的调理,抓住正虚和邪实的辨证关键,以扶正祛邪为特色,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延缓术后肿瘤患者的复发转移,让晚期患者带瘤生存,尽可能以最小的痛苦和最少的费用,换取患者最长的生存时间和最佳的生活质量。

许尤琪说:" 中医药不仅可以减轻肿瘤病人放化疗的反应,还能帮助病人恢复体力,减轻病人的癌痛。" 据介绍,针对肿瘤病人的一些情况,医院肿瘤科开展了多种中医药治疗方式,包括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中药外敷治疗癌痛、中药足浴防治手足综合征及手足麻木等。就拿癌痛来说,这是肿瘤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症状,不但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了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针对不同部位的疼痛采取不同的治疗,比如胃脘部和腹部疼痛使用中药敷药袋,加热后直接外敷;而四肢和躯干疼痛则根据实际情况,辨证选择活血化瘀或者通络止痛等中药。

是不是吃得越好,肿瘤长得越快?

许尤琪介绍,如何吃是很多肿瘤病人很关心的。实际上,肿瘤细胞的生长跟患者吃多少营养并无关系,肿瘤细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抢夺正常细胞养分,即使患者营养不良,癌细胞照样增长,饥饿只会让患者身体消耗得更快,加速疾病恶化,严重的营养不良还会进展为癌性恶液质。

专家介绍,肉类、鱼类、蛋类、奶类、豆制品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是组织细胞修复的重要原料,营养摄入不足加上本身消耗的增加,很容易使人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往往较差。反而有许多患者因营养状况良好、无恶液质状态而长期存活。只有补充充足的营养,才能有体力接受治疗。同时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营养治疗可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科室介绍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肿瘤科是医院重点发展学科之一,成立于 2011 年," 达芬奇疑难肿瘤协作组 " 成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副主任委员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肿瘤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点。

科室病种齐全,包含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肝癌、肾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学科经过多年努力,在肿瘤化疗、肿瘤分子靶向、免疫及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微创及介入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经过多年努力,在肿瘤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微创及介入、射频消融、肿瘤分子靶向及个体化治疗、肿瘤镇痛及姑息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自科室成立以来,已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 2 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 1 项,通过省级课题鉴定 5 项,目前承担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 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4 项,并多次承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相关标签

中医药 肝癌 便秘 香港 胃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