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韶关市几名村民进山采茶被困深山。一村民摔下 10 余米山崖,头部、腰部多处受伤,失去行动能力,加之大雨突袭,情况危急!韶关消防接报后,星夜进山,历时 17 小时紧急救援最终将伤员救出。 4 月 23 日晚 21 时 48 分,韶关市曲江区狮岩路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称,罗坑镇茶园顶花蕉岩有村民摔伤无法下山请求救援。接报后,狮岩路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动,携带山岳救援器材轻装连夜赶赴现场进行救援。途中,指挥员通过电话了解到,该村民于 23 日上午 6 时与 3 名同伴一同进山采摘高山茶叶,不慎从树上掉落 10 余米山崖,受伤无法移动,被同伴发现后报警。 24 日 0 时 8 分到达山脚后,救援人员携带照明灯、安全绳、担架、通信设备等救援器材和食物、饮水、药品,与地方政府向导、户外救援队队员组成联合营救小组徒步进山搜救。 凌晨 3 时 14 分,救援人员已进山 83 分钟,突然下起大雨,由于山路狭窄,指挥员与户外救援队商议,结合实际情况分成两组营救小组展开救援,第一营救小组继续进山搜寻被困人员,第二营救小组转移至山洞内避雨待命,恢复体力,随时准备替换第一组继续营救被困人员。 凌晨 4 时 22 分,第一营救小组救援人员终于发现被困人员,此时雨已停歇,被困人员因受伤躺倒在地,头部可见明显血迹,身边几位一同进山的同伴蹲在一旁,因饥寒交迫,几人瑟瑟发抖。
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对现场侦察,现场山路崎岖、地形陡峭,被困人员腰部、头部伤势较重,身上有多处擦伤,虽有意识但已无行动能力,加之淋雨失温,环境恶劣,情况十分危急。 消防指挥员立即下令展开救援:首先对伤者伤处进行包扎,并利用多功能担架进行肢体固定,同时为伤者和现场村民分发食物补给,补充体力;其次由在场救援人员和村民分工合作,共同制定救援路线,轮流运送伤员下山。 由于天黑路滑,加之下山路段非常陡峭,仅有一条 20 公分宽的羊肠小道可通行,小道外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救援人员一步步抬着伤员往前走,行进速度十分有限,体能也急剧消耗,救援难度和速度受到严峻考验。 24 日中午 12 时 50 分,第二营救小组队员赶赴指定的营救地点汇合,在所有人员的协同配合下,将受伤男子转移至山腰处一条长达 6 公里的水渠旁,此时水渠水位漫过腰间。救援人员因地制宜,利用水渠的天然优势,将多功能担架置于可飘浮担架上,一边护着伤员一边蹚过 6 公里长的水渠,将其小心翼翼地运送到山脚处。 17 时左右,救援人员终于成功将被困人员运送到山下安全地点,及时转移上了现场等候的 120 救护车。经过 17 小时不分昼夜的紧张营救,整个救援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视频 /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罗银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