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包含口腔癌、咽癌、喉癌、鼻癌和唾液腺肿瘤等众多类型的头颈癌国内发病仅次于甲状腺癌,位居第九。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报告,2020 年中国新确诊头颈癌患者数预估超过 14.2 万,因头颈癌死亡的病例数将近 7.5 万,呈现稳定上涨趋势。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迎来重要更新,免疫治疗用于复发或转移头颈癌患者一线治疗更新为 I 级专家推荐,这也是头颈癌一线治疗首次将免疫治疗纳入 I 级专家推荐,预示未来有更多头颈癌患者将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迎来长生存的希望。
头颈癌其实是一类发病位置接近、治疗方案相似癌症的总称,包含口腔癌、咽癌、喉癌、鼻癌和唾液腺肿瘤等众多类型。过往头颈癌主要的治疗难点是发现晚、易复发。据统计,70%-80% 头颈癌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即使经过传统综合治疗方案后仍较易复发,复发或转移性头颈癌瘤 5 年生存率仅为 3.6%。而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等的出现则为头颈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2020 年 12 月,帕博利珠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成为部分复发或转移头颈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选择。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对比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方案,PD-L1 阳性的患者的 4 年生存率从 8% 提升至 21.6%;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更是将整体患者的 4 年生存率从 4.5% 提升到了 19.4%。凭借临床试验的优异表现以及一线治疗适应证的获批,此次 CSCO 指南更新也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用于肿瘤表达 PD-L1 表达阳性以及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并纳入为 I 级专家推荐,这也是头颈癌一线免疫治疗首次获得 I 级专家推荐。
CSCO 头颈肿瘤专委会主委、上海市东方医院的郭晔教授在 " 东方头颈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论坛暨 CSCO-2021 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 会上表示,头颈癌早发现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而且复发转移头颈癌也进入了全新的免疫治疗时代。郭晔教授还分享了一位已做了两次手术、不适合再做化疗的 80 多岁的头颈癌患者案例,没想到 PD-L1 检测结果非常好,用上帕博利珠单抗后肿瘤已经全部消失,显著改善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自 2018 年 CSCO 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首次发布以来,每年专家组都会基于最前沿的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和中国临床实践进行调整和更新。由于指南 " 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 " 的特点,受到临床医生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郭晔教授表示,CSCO 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通过 3 年多的运行已取得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基层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借鉴价值,让每一位中国头颈癌患者都得到规范化治疗获益。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有望看到中国头颈癌发病和死亡的下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