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1-04-26
猜猜看,关着许仙的到底是哪一座宝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水漫金山寺的情节还记得吗?

来,文脉君帮你回忆回忆。

那一日

法海把许仙骗入金山寺

关在寺内那一座高塔之上

白素贞与小青前来寻找

一开始也没想打架

反而是苦苦哀求

法海不愧是大反派

仰头得意地笑

还来了一句 " 孽畜就是孽畜 "

让观众恨得牙痒痒

眼见相公救不出来

小青又被法海打伤吐血

白娘子终于情绪失控

掀起巨浪水漫金山寺

1

对于这个老少皆知的传说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苏地方文化史 • 镇江卷》中是这样记载的:

白蛇传故事的渊源很古老。南朝宋刘敬叔志怪小说集《异苑》卷八载,武昌女子遇魅事 , 有长江中的三怪蛇、鬼、鼍。

唐代小说《博异志 • 李黄》已出现白蛇形象,宋话本《西湖三塔记》和洪迈《夷坚志 • 支戊》卷二《孙知县妻》进一步演绎 , 白蛇形象逐渐正面化,且后者故事发生在 " 丹阳县外十里间 ", 首次与镇江产生联系。

到了冯梦龙《三言》编纂时,故事已基本定型,《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就是这一故事基本定型的标志。冯梦龙崇祯初年 ( 1628 ) 曾任丹徒县学训导和教谕 , 故事的完成或与此有关。其中主要人物许仙、白娘子、青青、法海 , 主要情节如西湖邂逅、借伞、发配、开生药铺、金山寺烧香、法海收蛇等都已经有了 , 仅仅缺少水漫金山这一后来的重要情节。

后来说书、戏曲、弹词等民间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丰富 , 法海成为邪恶势力的代表 , 而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成为主线 , 白娘子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也得到人们的同情。

在 2006 年国务院公布的江苏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37 个项目中 , 白蛇传传说位列第一 , 作为故事发生地之一的镇江,也成为追寻这一文化遗产的胜地。

2

而对于这段故事的重要情景 " 许仙被关 " 的发生地——江苏镇江金山寺的那座塔,《江苏地方文化史 · 镇江卷》是这样记载的:

金山慈寿塔 , 俗称 " 金山宝塔 "。

金山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间 , 迄今已经 1400 余年。宋哲宗元符末年 , 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荐其母 , 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 " 荐慈塔 "、另一名 " 荐寿塔 "。元《至顺镇江志》记载 :" 宋丞相曾布 , 元符末为知枢密院,于金山建塔报亲 , 遂请于朝 , 赐额荐慈。"" 荐慈中废 , 淳熙初重建 "。明代隆庆三年 ( 1569 ) , 高僧了明在北塔旧址上重建 , 改名慈寿塔 , 后再毁。

今塔为清代高僧隐儒于光绪二十六年 ( 1900 ) 8 月筹募建成,木质结构 , 高 30 米 , 七级八面 , 内有螺旋式楼梯上下 , 每层有回廊和栏杆围护。因建于山顶绝崖处 , 似乎将整座金山拔高了许多 , 也使塔身更显挺拔俊秀。

3

所以,金山寺最初是有一南一北两座宝塔的,只是在历史长河中损毁了,现存的这个塔是在 1900 年重新建造的。那么问题来了,许仙被法海关进金山寺里的高塔,关的是其中的哪一座呢?

这个问题当然只是开个玩笑,不过文脉君确实很好奇,曾经的双塔是什么模样?1900 年之前的慈寿塔又是什么模样?

机缘巧合,文脉君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西洋镜:中国宝塔 I》一书中,发现了几张罕为人知的金山寺宝塔照片,它们都出自外国画家或者外国摄影师之手,为我们记录下了那些曾经伫立在镇江的土地上而今已经消失的宝塔身影。

4

△金山与两座宝塔。日本画家雪舟绘制于 1472 年。屈梅尔教授供图。

金山岛举世闻名,耸立在长江汹涌的流水中,靠近长江南岸,位于江苏省镇江府西北处。

该岛又称 " 浮玉 ",是江水在南岸冲积而成。但是,一篇旧的记载中写道:" 这座山被大海包围。当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时,人们似乎能感觉到地面在摇动,甚至变换了位置。这就是‘浮玉’一名的由来。"

5

△耸立在长江中的金山与一座宝塔。阿罗姆绘制于 1842 年左右。

康熙皇帝曾在金山岛为寺庙题字 " 江天一览 ",寺庙也因此得名。

他还在吉照岩写下了 " 松风石 " 三个字,在正阳洞写下 " 云峰 " 两个字。乾隆皇帝在 1751 年南下时,则命人在山顶建了一座行宫,在此写诗作文;此后的 1755 年、1765 年、1780 年和 1784 年,乾隆下江南时也均到访此处。

山上第一座佛寺的历史则要追溯到公元 265 — 420 年东西晋时期。在南梁、唐代和宋代的史料中,都提到了金山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真宗皇帝梦见他在这座山上散步,因此赐名此地 " 金山 "。

6

△江苏镇江府长江中的金山岛。宝塔已成废墟。福兰阁拍摄于 1892 年。图 1 是从侧面拍摄的新建造的江天寺、宝塔和高处的凉亭。

△江苏镇江府长江中的金山岛。宝塔已成废墟。福兰阁拍摄于 1892 年。图 2 从背面拍摄的山中凉亭和宝塔,它们位于寺庙建筑的延长线上。

7

△江苏镇江府金山岛上的宝塔。韦斯特哈根拍摄于 1910 年。

金山寺上的宝塔修缮于 1900 年左右。上面这张图片中可以看到江苏镇江府长江中的金山岛,是从背面拍摄的山中凉亭和宝塔。图中金山宝塔的造型应该就是我们如今所见的样子了。

山塔既是长江江畔的风水塔,也是镇江的地标性建筑,对整片风景的影响无可比拟。

好书推荐

《西洋镜:中国宝塔 I》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初版于 1931 年,收录了 520 张插图和照片、27 万余字考察报告。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书中的很多宝塔已经不复存在,使得《中国宝塔Ⅰ》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里程碑。

作者简介:

恩斯特 · 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 — 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1906 — 1909 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伯施曼跨越 14 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 8000 张照片、2500 张草图、2000 张拓片和 1000 页测绘记录。1932 年,伯施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 — 1935 年,被特聘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出版有《中国建筑与景观》《中国建筑》《普陀山》《中国祠堂》《中国建筑陶艺》《中国宝塔 I》《中国宝塔 II》等作品。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郑文静 / 文

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 西洋镜丛书 " 编辑部供图

相关标签

镇江 江苏 西湖 传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