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白鹅潭地区发展规划(2020-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白鹅潭将建设成为实现 " 老城市新活力 " 的核心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广州西部主引擎、服务珠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
白鹅潭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组成、广州千年商都根基,现今是广州西部枢纽门户,广佛地缘优势不可取代。本次规划挖掘白鹅潭西部广州门户区位价值,突出广佛独特地缘优势,传承千年商贸文化基因。规划范围包括白鹅潭 36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 30 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 2020 — 2035 年,近期为 2025 年,远期为 2035 年。白鹅潭将建设成为实现 " 老城市新活力 " 的核心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广州西部主引擎、服务珠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
《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思路。打造以总部经济、医药健康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三大重点产业,以现代商贸业、文旅产业为两大特色产业的 "3+2" 产业体系,有效指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 12 大产业组团空间布局。通过增强产业生态间有机联系,形成多产业增能提质、融合发展的经济新格局。
二是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系统,提升枢纽能级。构建区域、广佛、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层面的多元化交通体系,建立以白鹅潭为核心,覆盖大湾区的 1 小时交通圈,打通融入湾区的 " 最后一公里 "。外联方面,优化提升西联佛山、南接南站的高快速路网,增密东跨珠江桥隧,加快推进白鹅潭枢纽等高快速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前期工作并尽早开工建设,构建半小时联通广佛、一小时融入湾区交通圈。内畅方面,围绕白鹅潭商务区、广钢、广船等重点组团,优化主次干路网及轨道交通系统,提升路网密度,全面支撑产业发展。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打造 " 四宜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体系 ",面向产业就业人才,配置高标准、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商旅客群,提供具有岭南文化印记的服务设施;面向广佛两地市民,建设健康、全面、共享的生活性服务设施系统。构建广佛两市共享、医养一体的生活性服务设施体系,营造开放的营商环境,高标准建设广州创新型 5G 智慧社区样板。
四是全面激发公共空间活力。空间营造方面,依托珠江一线和花地河,打造有机串联各产业组团的 15 公里鹅潭湾翡翠项链(碧道),形成集休闲活动、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园环,建设独具岭南特色的湾区重要活动举办地。活动策划方面,发挥省 " 三馆合一 "、广船未来港等重量级项目影响力,争取高级别文化论坛在地区设立永久会址,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以粤剧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与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广州夜间经济新地标。
此外,《规划》推行 " 更新为主、储备为辅 " 的连片整备供应机制,打造以城市更新推动产城一体的发展典范。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融合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围绕国有旧厂、传统商贸市场,突破权属线束缚,统筹旧村、旧城,实现连片更新,优先释放滨江、轨道一线产业空间,带动旧村改造协同发展。推行土地出让前置招商模式,以重点产业组团为支撑,引导地区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