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古今记
[清]顾炎武 撰
凤凰出版社
2019 年 01 月
书 籍 简 介
《建康古今记》一卷,清顾炎武撰。清康熙石门吕氏南阳村抄本。
南京在六朝时名为 " 建康 ",后代相沿袭。本书名为 " 古今记 ",实际只记明代南京史事,尤其以明初史事为主。
顾炎武编撰本书,主要依据明代《建康实录》,辑录《建康实录》中与南京相关的记载,其中又以明太祖朝的事为主。
首先是城郭,郊庙,其后又分为宫阙、山陵、祠庙、官署、府卫、寺观、酒楼、塌坊、冢墓诸门,编年排列,顾炎武也间加小字按语,考证补充相关记载。
书中征引文献除《建康实录》外,还包括《明会典》《南京太常寺志》《明一统志》《金陵图考》《金陵琐事》等。
南京明初为首都,南京城的建设主要在太祖一朝,本书从卷帙浩繁的文献中采集相关史料,分门别类编排,有助于对明代南京人文地理状况的了解。
比如,关于明代的 " 塌坊 ",只辑录了一条,却很有价值。
明初商人带着货物到南京,要么停放在船里,要么存放在城外,驵侩之徒从中谋利,商人深受其害。
明太祖命令工部在三山门外等临水的地方造了几十间房子,起名叫 " 塌坊 "。商人到了可以存货,不仅纳了税,还能相互贸易。商旅方便了,市侩也没有机会钻空子了。
后来,有关部门强令小商小贩的少量货物也必须在此存放,应天府尹高守礼以此进言,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太祖诏令京师小民鬻贩者不要入塌坊。
顾炎武的按语也很有价值。
比如," 山陵 " 一卷中记载:洪武三十五年七月癸巳,改封懿文皇太子第四子徐王允熙为敷惠王,随母吕氏居懿文陵园。顾炎武在其后按语中,先引《实录》所记载,洪武十四年二月太常少卿吕本卒赐葬的事,说他的女儿是皇太子妃。然后又说皇太子妃常氏薨后,没听说过有继立,以太祖不立继后推断,没有太子立继妃的道理。又引潘柽章所说的,吕氏是 " 次妃 ",建文朝尊为皇太后。最后说,允熙在永乐二年(1404)改封瓯宁王,永乐四年十二月薨,年十六,赐谥号哀简,吕太后不详所终。
书中也有不引文献直接记载的,比如功臣邓愈、沐英、俞通海、胡大海等人的墓,记载了冢墓地点及神道碑文作者,应当说顾炎武所目睹的。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 — 1682),本名绛,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诸生,少年时参加复社,明亡后参加反清斗争。清康熙间开博学鸿儒科,诏修《明史》,顾炎武均拒荐举。他与黄宗羲、王夫之被并称为 " 明末清初三大儒 "。
(作者 周忠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