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4-28
寻访南京红色印记,他走进父亲72年前战斗过的北河口水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文 / 摄)72 年前,南京解放,在防止敌人破坏和敌机轰炸的过程中,南京城的供水没有一天中断,这是如何保障的呢?保存至今的档案,揭开历史的一页。

△南京水务历史展览馆

4 月 28 日," 百年华诞 · 百件珍档——红色百年南京印记 " 活动举行。来自多家单位党支部的 60 多名党员走进北河口水厂,参观 " 南京水务历史展览馆 ",聆听当年南京市军管会三汊河水厂军事代表王嘉猷长子王宁的讲述。

72 年前,他的父亲在此保卫水厂、保障供水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知

北河口水厂内的南京水务历史展览馆里,展出了一张泛黄的档案。这是一份通知,内容显示,当年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派军代表王嘉猷负责 " 接管三汊河水厂及清凉山蓄水池 "。档案的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水厂保卫战往事。1949 年 4 月 28 日,刚刚解放的南京成立了军事管制委员会。当天,军管会立即在南京城内展开接管工作,委派以王嘉猷为组长的军代表小组接管自来水管理处和水厂。

王宁

时隔 72 年,王嘉猷的长子王宁受邀来到水厂,向大家讲述父亲受命接管这里的经过。" 据我父亲回忆,接管水厂事关重大。首先要确保全市供水不能停,人民生活不能受影响。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和敌机轰炸,还要做好保护水厂和防空措施。在保证生产的同时,组织全厂职工进行防空,昼夜值班。每当生产设备遭到轰炸时,他们就紧急抢修。我父亲说,当他大堤上巡查时,经常遭到敌机的轰炸。用于巡查的吉普车,被打得到处都是弹痕。他和司机经常用急开急停或跳出车外的方式,来避开敌机的俯冲轰炸。这段经历,直到晚年,他仍然记忆犹新。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保卫了水厂,保障了供水。" 王宁说,来到父亲王嘉猷 72 年前奋斗过的地方,心情十分激动。

特殊的 " 家庭党支部 " 为南京解放做出贡献

△南京水务历史展览馆里的展陈

这份档案线索的背后,还揭开了一个特殊的 " 家庭党支部 " 的故事。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从馆藏档案中发现了王嘉猷一家完整户籍档案资料,其家庭党支部成员信息一目了然。

" 档案显示,我祖父和祖母有七个子女,我父亲王嘉猷排行老二。早在抗战时期,我大伯王嘉谟和我父亲先后就读于中央大学,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成为抗日活动的学生骨干,他们都先后于 1945 年入党。" 王宁说。

为什么会成立 " 家庭党支部 "?1948 年底,南京市委决定调查国民党中央和地方机关详细情况,需要阅读大量档案资料、调查整理。时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特别批准了在王家建立家庭地下党支部,由王嘉谟及妻子傅积嘉,三个弟弟王嘉猷、王嘉训、王嘉言,在福音里 3 号成立家庭党支部,王嘉猷从上海学委调回南京任支部书记。

在 " 家庭党支部 " 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整理出一整套按地区划分的南京市国民党各级机关单位的地籍图和登记册等资料和一套按国民党组织系统制作的图表。这些调研材料,后来被编入作为接管依据的《南京概况》和《南京调查》。" 因为大伯和父亲都是学建筑专业的,他们绘制的图纸非常清晰。大伯母主要负责核对、修改地籍图、更正登记册等。" 王宁介绍。

现场,王宁代表王家后人,将王嘉猷委任状电子稿和相关图片资料赠送给南京市档案馆、南京水务集团,南京市档案馆送上档案捐赠证书以及王嘉猷家庭户籍档案复制件。

相关标签

南京 王嘉 档案 历史 王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