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日下午," 信仰的力量 " 真人听书馆活动在福田区图书馆一楼沙龙区举行,五位深圳市优秀党员扮演一本本 " 真人书 ",为现场听友和众多线上听友分享他们的入党初心和奋斗故事。
本次真人听书馆活动是 "2021 深圳全民听书周 " 的收官活动,也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特别活动,由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指导,深圳报业集团、喜马拉雅主办,深圳晚报社、深圳喜马拉雅承办,福田区图书馆支持。
活动现场,著名作家、基建工程兵史学者,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深圳市文明办原主任段亚兵向听众讲述了基建工程兵在深圳拓荒建设的故事。" 深圳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两万人洒下的汗水。"1982 年,他作为两万基建工程兵中的一员来到深圳,参与国贸大厦、深南大道等具有代表性工程的建设,见证了 " 三天一层楼 " 的深圳速度。"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能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我们倍感骄傲。"
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退役军人孙卓清向听众分享了他在部队的故事。在一次战争中,有四位来自贫困山区的烈士牺牲了,留下家中七个老人,他和战友一起代替这四位战友尽孝,直至老人去世," 作为共产党员,承诺了就要兑现。"
深圳市义工联赛会展会组大组长、党总支书记,广东省五星级义工汪克莉分享了她的志愿之旅。她在 32 年前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 我要学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在之后的义工工作中她都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尽她所能发挥余热。
" 我是听革命战斗故事长大的,对党的热爱和革命的信仰像种子一样根植在心中、流淌在血液里。" 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中学党总支书记何俊作为深圳教育的先行者,已为深圳教育工作了 34 年,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特区初期,她凭着一份对教育的爱,在深圳深深地扎根下来。
深圳晚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晚报创意策划中心主任孙霞向听众分享了她和共产党的故事。早年作为记者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和在报社工作的经历,让她对党和政府的力量和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战场上敢冲锋陷阵,而且他们有智慧、有能力带领我们这片土地的民众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深圳晚报记者 李哲哲 实习生 赖晓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