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来深圳带外孙,怎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李奶奶痛失双腿。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对李奶奶的遭遇极为同情,苦心调解、极力斡旋。随着最后一方当事人在深圳移动微法院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一宗因交通事故致双腿截肢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在事故发生的两年后终于圆满解决。
祸从天降,痛失双腿
2019 年 4 月 15 日,是李奶奶最不愿回想起的一天。那天,李奶奶像往常一样在路上走着,一重型自卸货车因刹车失灵在转弯时将她刮倒,车轮顺势从她的双腿碾压而过。
虽然及时送至医院抢救,但因伤情过重,医生为保住李奶奶生命,不得不对其双腿进行截肢。本想来深尽享天伦之乐,却因一场车祸痛失双腿,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李奶奶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创伤,也给她的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机动车所有人(某环保公司)在垫付了医疗费、护理费 16 万余元后,其他各方责任主体在赔偿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无奈之下,李奶奶将司机王某、某环保公司、交强险保险公司、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请求赔偿 200 余万元。经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李奶奶的伤残等级进行鉴定,认定李奶奶的伤情构成三级伤残。
耐心调解,终获赔偿
开庭时,各方当事人均确认事故发生的事实、事故责任的划分以及保险的情况,主要的分歧是李奶奶的损失计算标准以及伤残辅助器具费用的计算标准。
法官考虑到事故发生至开庭已近两年时间,如能调解结案,不仅能让李奶奶摆脱诉累,也能息诉后让各方把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为此,法官在庭审中积极主持调解,并先行把较为明确的交强险赔偿金额 12 万元和双方当事人进行确认。各方对于其他赔偿项目分歧较大,无法达成调解方案。
庭审中,法官注意到各方代理律师对李奶奶的遭遇深感同情,就把调解的重心放到做律师的工作上,让律师成为促进此次调解的 " 润滑剂 "。庭后,法官主动与李奶奶、某环保公司以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的代理律师进行多轮电话、微信调解,从证据角度分析利弊、释法明理。
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各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趁热打铁,法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组织各方签订调解协议。某环保公司同意赔偿李奶奶 20 万元(不包含已经垫付的医疗费、护理费 16 万余元)、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同意赔偿李奶奶 98 万元。2021 年 4 月 20 日,某环保公司、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将赔偿款支付到位。至此,李奶奶共获得赔偿 146 万余元。
【法官说法】
一个转弯,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在以往的交通事故中,因大货车 " 内轮差 " 导致交通参与者伤亡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这样的事故多发区域被不少人称为 " 死亡弯月 "。
" 死亡弯月 " 是指大货车在右转弯过程中,司机会有一个视线死角,如果此时有人、车在货车旁边,十分容易导致碾压事故。在此,法官提醒各位司机,出车前务必检查车况、十字路口 " 一慢二看三通过 ";对于等待红绿灯的交通参与者,则应在安全区域等待,远离大型车辆。
此纠纷的妥善化解,是龙华法院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的具体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龙华法院将稳步推进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活动走深走实,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树立司法机关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司法形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王佳淑 李春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