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4-30
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丨一堂党史课后,无人机从马家山古城岭起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针对当前春季检修作业点多、人员分散、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春检计划、工作现场相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各个作业现场。充分利用休息时间,由党员带头,以 " 微讲堂 " 的形式带领一线员工学习百年党史,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为高质量完成春检工作注入 " 红色动力 "。

" 这里是兰州解放最重要的战场之一——马家山古城岭,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就是顺着这条山脊线一路向上仰攻,对面的守军是号称战斗力最强悍的国民党的马步芳部队,这一路注定了这是一场惨烈卓绝的战斗 ……72 年前,解放军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兰州城的解放,今天,我们用汗水和智慧守护金城的万家灯火。" 此刻,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党员郑列辉正在讲述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 旋翼无人机桨叶、智能飞行电池、遥控器、SD 卡检查完毕,周围环境符合起降条件,请求起飞。"

" 可以起飞!"

4 月 29 日,输电运检中心对 110 千伏热祁线、110 千伏兴祁线、330 千伏和彭线进行无人机巡视。

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后,无人机从马家山古城岭起飞。

" 祁浩,看一下 16 号地线线夹的销子是不是正常。" 老党员吕满林说。

" 吕师傅,销子完好,电气部分正常!" 祁浩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快速回答道。

对于干了 35 年输电线路巡视工作的吕满林来说," 线在哪里,脚步就走到哪里 "。输电杆塔通常矗立在不同的山头,巡视时需要翻山越岭,有时候完成一两基杆塔的巡视,可能就需要三、四个小时。而现在,无人机巡视全面代替人工定期巡视,昔日的 " 老黄牛 " 真正卸下了沉重的负担,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着输电线路的运维,保障着能源大动脉的通畅。

关键时刻 党员站出来

在相对落后的西北,受设备、地形、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实现无人机的有效应用是一大难题,但考虑到人工巡视在巡视效率、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人员老龄化的问题,输电运检中心下定决心大力发展无人机。

2020 年 10 月,一个由党员带领的柔性无人机工作小组成立了,他们的任务是推进无人机巡视工作,全面替代人工定期巡视。

刚刚起步,一个个困难就接踵而至。经验丰富的飞手寥寥无几;无人机散落在各个运维班,几乎闲置不用,缺乏专业保养,真正可用的屈指可数;无人机飞行数据量大、电池电量不足、巡视计划有待改善、人机配合不熟练。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了一个个 " 拦路虎 "。

怎么办?就在有人打退堂鼓的时候,党员马磊站了出来,把重担扛在肩上,为年轻飞手作出表率," 人嘛,总是要经历一些风雨的,即使前方荆棘丛生,我们也要想办法趟过去。不是看到希望才要努力,而是努力才会看到希望。艰难的地段我来飞,硬骨头我来啃!我给大家先打个样!"

攻坚克难 党员显身手

2020 年 11 月,无人机小组接到了巡视无人区线路的任务。这段线路可以说是整个输电运检中心线路巡视中最艰难的一段,巡视人员从什川龙山滑雪场上山后,穿过一座又一座山梁,不吃不喝,6 个小时才能巡视完无人区所有杆塔。对飞手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 哎,大号侧前面那座大山左翼峡和一线 27 号 -28 号跨沟这两基杆塔不通视,无人机和遥控器连接不上。" 李小东指着前方的大山长叹了一口气。

如果两基杆塔在巡视时,无人机和遥控器连接不上,就需要两个起降点,这无疑又要跋山涉水,违背了通过无人机巡视大幅降低劳动力的初衷。为此,小组成员寝食难安。

经过几天的实地勘察、测试,终于有了转机。" 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向这两基杆塔的山边靠近寻找一个新的起降点,或者这两基杆塔可以利用‘经纬 300 ’的 20 倍变焦功能高飞拍摄。" 党员马磊提出了解决办法。找到了这个起降点,不到一个小时,李小东、马磊就完成了无人区段 330 千伏川和一二线、110 千伏峡和一二线共四条线路约 61 基杆塔的巡视任务。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给整个小组带来了很大鼓舞。

精益求精 提高巡线质量

目前,输电运检中心完善了无人机巡视单上填写的内容,积累了起降点、限飞区、强干扰区、适用哪种机型巡视等多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数据,大幅度提高了无人机巡视杆塔的效率。

针对 " 精灵 4A" 图传微弱易受电磁干扰的问题,该中心研究了无人机增程天线改装;针对无人机定期巡视拍摄耐张全塔时遗漏绝缘子死角的问题,研究了无人机杆塔拍摄方式、角度;针对无人机库房各类设备管理困难的问题,研究了统一编号、出入库记录的库房管理制度;针对防不胜防的撞机问题,研究了无人机的防护罩设计,实行每逢故障必有故障报告的制度,增加了起飞前准备检查项目,总结经验从根源上彻底减少了无人机飞行中意外的发生。

从 2020 年 10 月到 2021 年 4 月,输电运检中心累计飞行任务 8640 架次,巡视杆塔 24356 基,排查线路 6597 公里,除完成正常的定巡任务外,还发现人工巡视难以发现的缺陷 756 件。同时,针对输电线路跳闸后的故障巡视共计 53 架次,其中 5 处故障原因被快速查出。此外,输电运检中心开展的沙尘、大雾、大雪等特殊天气巡视达 100 多次,消除了恶劣天气下人工巡视登山爬沟的人身风险,提高了线路巡视工作的安全性。

下一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将继续加强无人机装备配置,加大无人机应用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编制、巡检航线规划、作业任务派发、飞行状态监控、采集图像回传、缺陷智能识别等功能,同时推广无人机红外巡检以及无人机业务微应用体系,实现业务差异化设置、图像集中管理、在线识别和多元应用。

十里春风,染绿了柳梢,绽放了桃花,位于永登县树屏镇杏花村水墨丹霞附近的 330 千伏西海线 12 号,无人机再次起飞,它的轨迹划过彩色长廊,书写着绚丽篇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无人机 教育 兰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