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 月 6 日,团省委在广州举办 " 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 ——广东青少年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展演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活动号召广大南粤学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爱国爱民、实学实干的不竭动力,持续努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绽放绚丽之花。活动在全场观众齐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广东各界团员青年代表及港澳青年代表约 600 人参加了活动。
青年以先进模范绽放青春光芒
活动期间,团省委、省青联为第二十五届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获奖者张莹莹颁奖,联合颁授第二十三届 "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现任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莹莹是全国 34 名获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中的一员,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名获奖者。
张莹莹是一名肢体残疾人 , 但她始终坚信奋斗可以改变命运,2011 年参加工作后便投身助残就业创业帮扶事业 ,, 以多元化就业模式帮助了 2700 多名残疾人成功就业。她身体力行地激励着更多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 也因此被誉为 " 勇敢的雨燕 "。
活动期间,团省委、省青联还予以表彰了马健等 10 位获 "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 个人,以及广东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10 个获 "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 集体。并对获得 2020 年度全国和广东省 " 五四红旗团委 "" 五四红旗团支部 "" 优秀共青团员 "" 优秀共青团干部 " 荣誉的 12 位代表进行颁奖。据了解,广东省共 40 个团组织和 48 个个人获得全国 " 两红两优 " 荣誉称号,共 209 个团组织和 831 个个人获得省 " 两红两优 " 荣誉称号。
颁奖仪式后,"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获得者代表邵书琴、景强等分别结合自身经历讲述风采故事。" 志愿者没有当逃兵的。" 邵书琴以自身作为一名西部计划的援疆志愿者的经历发出了这样一句感叹,也说出了全省青年志愿者的坚韧内心。港珠澳大桥的桥梁工程师景强也用一句话,道出了青年党员内心深处的坚定信仰:" 我是党员,前路再难,有党给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不会害怕,我也绝不放弃。"
港澳青年动情讲述筑梦湾区故事
" 大湾区是我们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这里充满了梦想和能量 "" 在这里我们越来越有归属感,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 在这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 现场,来自粤港澳地区的 3 名青年代表分别作宣讲,动情讲述自己与大湾区共成长的故事。
" 创汇谷 " 项目是 " 大湾区青年家园 " 中的一站,由团省委、省青联联合港澳青年团体建立,目前全省已建成 38 家青年家园,为在粤的港澳青年提供服务。" 创汇谷 " 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青年家园项目负责人赖婉仪说:" 我们一直在努力,帮助三地青年融入湾区发展,一起建设活力、青春的大湾区。在这里,大家一起努力工作,一起快乐生活,一起畅想未来,成了很好的朋友。"
大学毕业后,香港青年代表罗伟特来到江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追逐自己的农业梦,他和他的团队孵化的鱼菜共生创新项目曾获由团中央主办的 " 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金奖。" 现在的我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我的农场每年生产一千吨的蔬菜供港销售。现在扩建的规模,相当于 1.5 个深圳国际机场。" 罗伟特表示,大湾区对年轻人的敢闯敢试给予了足够的鼓励与包容,是大湾区赋予了每一个青年人公平的筑梦机会和成长空间。" 我们奋斗的青春也将筑就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势能,让我们一起用这了不起的青春点亮湾区这颗了不起的明珠。" 罗伟特说。
来自澳门的青年代表冯文滔目前的创业方向是农业科技与大数据,他不仅在广州和澳门开了公司,公司的业务也拓展到大湾区以外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内地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他表示要发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紧抓湾区发展机遇,为澳门、为祖国创造价值。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岳青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