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07
深晚报道 | 小小榄核 万千世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枚几厘米的橄榄核能做什么?在宝安区航城街道核雕艺术家胡堂山的手中,可以是万千世界,可以是芸芸众生,也可以是一件通向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一双手,一把刻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小小的橄榄核上展现、传承 ……

▲胡堂山创作的橄榄核雕《八仙过海》,在 2019 年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 " 工艺美术飞花奖 " 评选中获金奖。

▲果核经过胡堂山的构思和精雕细刻之后,赋予了它艺术生命力,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胡堂山," 谢氏 " 核雕传承人。1993 年,他拜师学艺,师从核雕大师谢才元、钟秀琴夫妇。28 年来,刻苦钻研核雕工艺,传承创新,运筹方寸之间,雕刻万千世界。

凭借核雕作品《深圳之春》,荣获 " 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 奖项。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年来首次有民间文艺家在该项目上斩获殊荣。

" 雕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日复一日的雕琢,年复一年的积累,用心经营、用情沉淀才有了这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一个题材作品能做出自己韵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橄榄核遇到了胡堂山的双手,仿佛变魔术一般,经过精湛刀法的雕琢,橄榄核变成了垂钓的乌篷船,变成了客家围屋,变成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变成了一件件胡堂山对深圳这座城市变迁的核雕留存。

▲核雕作品《深圳之春》展示了深圳的地标建筑。受访者供图

▲核雕作品《深圳之春》荣获第十四届民间文艺 " 山花奖 "。受访者供图

▲胡堂山创作的核雕作品《松韵琴声》。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除了创作核雕作品,如今胡堂山还在宝安区航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免费教辖区的孩子们核雕技术,已经公益授课 30 多场。" 孩子们都很喜欢核雕艺术,看到他们专心雕刻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是喜滋滋的。" 胡堂山说,他知道在核雕上的付出是多么的辛苦,他也知道收获是如何的香甜,他要把核雕艺术传承下去,让下一代人也能够在核雕艺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拥有核雕工匠高超艺术造诣的自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胡堂山作为一名党员,也正在精心策划三组核雕作品,夙兴夜寐加紧雕刻。《伟大的丰碑》核雕组作是用 100 颗核雕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来发生的 100 件历史性事件;《峥嵘岁月》核雕组作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的 10 多场重大战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核雕组作借助 " 红船 " 和 " 核舟 " 两个艺术造型,寓意 " 红船精神 " 引领新时代的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孙中春

相关标签

深圳 核能 文化产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