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07
深晚报道|前海法院郑松:做法治建设与司法为民的“栽树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郑松,现任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诉讼服务中心主任。他是最早来到前海法院工作的法官之一,曾先后获得 "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构建和谐广东先进个人 "、前海 " 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 "、诉讼服务中心集体三等功等荣誉。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坚守在法院工作的最前线,在审判一线、诉讼服务等多岗位历练,有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是法治建设与司法为民的 " 栽树人 "。

做法治示范区建设的 " 栽树人 "

1997 年,郑松大学毕业后进入家乡重庆的基层法庭工作,三年后就成为了法官。2004 年,他通过公务员遴选来到了深圳宝安法院。" 那时候全国法院刚刚开始推行‘二五’改革,我感觉到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最高人民法院推进司法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也越来越强。" 郑松回忆," 当时深圳法院选调公务员,我正好 30 岁,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火车头’工作,会让我的职业生涯更有价值。"

前海法院筹建时,在深圳市两级法院遴选了首批 15 名员额法官,郑松也是其中之一,在深圳工作了十年之后,他选择了从特区到 " 特区中的特区 "。郑松认为,自己在深圳工作的十年,一直被敢于开拓、勇于担当的特区精神鼓舞、激励和鞭策着不断前行。

" 到前海法院工作的时候,我刚刚好 40 岁,个人认为还是‘正当年’的年纪,我那时经常在想,共产党员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应该就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前海那时还是一张白纸、一片滩涂,急需有经验、有担当、有干劲的人去悉心建设,我和第一批选择到前海的同事都是法治示范区建设的‘栽树人’。"

先行示范法院建设已然 " 绿树成林 "

初到前海法院时,可以说是百事待兴。要从零起步建设一个全新的自贸试验区法院,郑松和第一批前法人都下了苦功。前海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要求建设的司法改革示范法院,推进综合性司法改革是前海法院主要任务之一。初到前海法院工作的法官们都兼顾了司法调研与改革等工作,具有法院人事工作经验的郑松主动承担了前海法院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等相关改革工作。

他与调研课题小组的同事认真总结梳理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学开展合作,牵头完成了法官业绩评价的调研课题,起草了《法官业绩评价机制研究》调研报告,最后形成了前海法院法官业绩评价等系列人事管理制度。

" 我现在最欣慰的就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当时院党组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为前海法院的搭建和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我和同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先行示范法院建设成果‘绿树成林’,有我们一份苦劳。" 郑松感慨。

诉讼服务就是为当事人搭一角 " 绿荫 "

参加工作 20 余年,郑松先后在基层法庭、立案庭、民事审判庭、政治处等部门工作过,他却自言对诉讼服务工作最有感情。" 诉讼服务中心是最直接面对当事人,也是接触当事人最多的地方," 郑松笑道," 我自己会把诉讼服务工作比作为当事人在法院搭建的一角‘绿荫’,让他们不会因为诉讼程序的复杂繁琐感到疲累,只要他们有需要,诉讼服务就是让他们‘歇脚’、解决诉讼烦心事的地方。"

郑松自担任前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以来,带领诉讼服务中心干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法院关于完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要求,致力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体验感和获得感。

"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一站式’‘现代化’的诉讼服务体系," 郑松说," 我所理解的好的服务就是要让接受服务的人,感受不到服务的痕迹,就是办事十分快捷、方便、周到。要达到这种服务水准,我们现在具体要做的就是要用足用好信息化建设成果,用心搭建好智能化的服务环境,让当事人感受到‘专属服务’无处不在。"

近年来,郑松带领诉讼服务中心干警,认真调研当事人对智能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升级软硬件设施,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引导当事人使用在线诉讼服务,2020 年全年实现九成以上案件网上立案,线上调解 8029 件,完成线上咨询 12550 人次,到目前基本实现了民商事案件 " 无纸化 " 立案。

" 多想想当事人需要什么 ",郑松说," 今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诉讼费退还、上诉状统一接收、司法人员联络等便民事项归口集约管理,在诉讼服务集约化、智能化办理的基础上将各个环节、细节进一步做精做实,让当事人感受到我们的用心,提升他们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

" 源头活水 " 帮助当事人解决烦心事

前海法院集中管辖深圳市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是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的 " 招牌 "。域外当事人由于地域关系,尤其是疫情影响,对便捷经济高效的诉讼服务有着更高的期待。" 我们创设了跨境授权委托见证服务、在线调解、异地调解、远程司法确认等诉讼服务,让域外当事人也能享受我们‘智慧司法’的便利。"

近年来,诉讼服务中心搭建与域内外调解机构的合作平台,创新外籍和港澳台地区调解员参与调解等机制,不断满足商事主体的司法新需求,助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区域治理的水平,该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法院肯定。" 在前海推进国际化的多元解纷平台与机制建设,发挥法院引领作用,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纠纷化解资源,强化诉源治理,为我们的司法服务引来了‘活水’,当事人处理纠纷选择更多,方式更灵活,经济又高效,帮助当事人从源头上解决烦心的纠纷,我认为这就是诉讼服务体系的‘现代化’。"

【郑松法官手记】

2019 年,我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培训中心探望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她向同乘电梯的同事介绍我来自前海法院,对方对前海法院近年来在司法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那个时候,我觉得很自豪。对我个人来说,是深圳以及前海塑造了我特区共产党员敢担当、敢作为的职业气质,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先行示范法院为我的法官身份增添了荣光,我必须加倍地回报这片土地和人民。要全心全意把前海法院建设成老百姓心中理想的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企业提供最贴心的司法服务,这是我下一个十年要完成的 " 小目标 "。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深圳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 公务员 百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