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 月中旬,甘肃省全市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兰州新区紧盯十大生态产业,精准谋划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项目开复工建设。截至目前,续建的机场三期扩建、T3 航站楼连接、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园 B 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等 148 个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已全部复工;新建的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园、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园 C 区等工业产业项目和贺阳教育、成功教育园、衡水一中等 190 个新建项目已开工 152 个,开工率达 80%。
2021 年,新区共谋划储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338 个,总投资 2136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525 亿元。按项目建设性质划分,续建项目 148 个,总投资 1351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73 亿元;新建项目 184 个,总投资 692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77 亿元;谋划项目 8 个,总投资 97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 亿元;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计划完成投资 63 亿元;跨境项目计划完成投资 10 亿元。按项目类型划分,产业项目 157 个,总投资 67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89 亿元;基础设施项目 128 个,总投资 828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00 亿元;房地产项目 53 个,总投资 638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36 亿元。特别是谋划提出了总投资 150 亿元的城市矿产循环和表面处理产业园建设项目,目前园区水电路等配套工程已先期开工建设;总投资 78 亿元的陇东南灾后重建移民安置项目,目前前期手续已基本办结并相继进场施工。
科学谋划论证项目 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新区牢固树立 "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 的意识,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亲自谋划和研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新区财政每年列支 3000 万元前期费支持重大项目可研及初设编制等前期工作。
在培育新新产业方面,新区围绕 " 制造新区、产业新区、经济新区 " 总体目标,深挖区域优势资源,抢抓政策机遇,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今年重点布局培育发展绿色化工、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三大产业,高起点谋划建设总投资 150 亿元的 " 城市矿产 " 循环产业园区和表面处理科技产业园区,进一步拓宽新区产业类型,补充和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助推产业衔接和绿色集约发展。
(化工园区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 9.8 亿元,目前锅炉钢结构已安装,各单体基础混凝土浇筑正在同步开展,2021 年计划投资 5 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 1.5 亿元。)
同时,围绕省市发展战略,对照《兰州市项目建设管理手册》指导要求,结合新区发展实际,精心编制《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省市要求,编制完成省市列重大项目清单、省列重大前期项目清单、省列重点投资项目清单 " 三个清单 ",对项目进行清单式管理,强化跟踪落实。今年 3 月,按照省、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积极组织举办了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动员大会新区分会场活动,当天集中开工项目 108 个、总投资 668 亿元,其中产业项目 58 个、总投资 388 亿,在新区上下掀起了项目建设新高潮,营造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多渠道筹措资金 积极破解融资难题
围绕国家鼓励和扶持的关键领域,新区科学谋划,创新思路,多举措做好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抢抓国家和省上加大专项债券发行范围和力度的机遇,围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短板和弱项,积极谋划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债项。紧盯承接产业转移、经贸物流、生态文明、社会民生等领域资金投向,积极谋划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在扎实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进程中,新区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和高效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新区财政安排 10 亿元专项资金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基金,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新区绿色产业集聚。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 3 家,积极筹建新区首家法人银行。对标国际国内绿色金融标准,建立绿色项目库,搭建 " 绿金通 " 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支撑绿色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总投资 22 亿元,已建成园区双膜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花卉交易中心,正在进行组培室施工。)
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新区实行企业投资项目 " 承诺制 " 改革 3.0 模式,推进优惠政策 " 不来即享 ",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打造便利高效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推行土地弹性年期出让、" 标准地 " 等土地要素政策,发挥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效应,降低水、电、气等要素价格,实行 " 市政报装一件事 " 增强成本优势。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提高投资效益、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营效率,推行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网上中介机构服务、" 多测合一 " 等改革,为固定资产投资及工程建设活动提供高质量智力技术服务。
全面落实项目团队制度 着力强化协调服务
按照《兰州市项目建设团队服务办法》,为中国电信大数据中心、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一期)、现代农业双创基项目(二期)3 个省市列重大项目组建了市级项目团队,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实施 " 领导调度、行业组团、部门会商、园区代办 " 的项目团队服务模式。同时,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方位、全天候、" 全托式 " 的帮办代办服务,变项目 " 一对多 " 为部门 " 多对一 ",变企业 " 多头跑 " 为部门 " 共同办 ",实现了 " 政企精准对接、提高办事效率 " 的目标。为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区建立了 " 管委会领导牵头包抓、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责任单位具体负责 " 的三级包抓责任制,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化工园区专精特新产业园 B 区项目总投资 14.86 亿元,已完成 63 座单体地基处理施工,厂前区主体施工完成 50%,甲类车间主体封顶 38 座;控制动力中心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外立面装饰装修。)
紧盯十大生态产业 精准谋划产业发展重点
2021 年,新区紧盯十大生态产业,精准谋划产业发展重点,凝炼包装对外推介招商项目。截至目前,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 78 个,匡算投资额 805 亿元。其中:绿色化工项目 2 个,投资额 21 亿元;新材料项目 3 个,投资额 55 亿元;大数据和信息化项目 3 个,投资额 40 亿元;先进装备制造项目 9 个,投资额 319 亿元;现代农业项目 19 个,投资额 108 亿元;生物医药项目 11 个,投资额 17 亿元;商贸物流项目 8 个,投资额 86 亿元;文化旅游项目 10 个,投资额 94 亿元;其他产业项目 13 个,投资额 65 亿元。
据统计,新区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4 亿元,同比增长 25%;1-4 月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0 亿元,同比增长 25%。上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90 亿元,同比增长 27% 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