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5-10
广东首条高速公路助力“广佛同城”高速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的千灯湖创投小镇 , 是广东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一个金融类的特色小镇 , 也是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佛山市广佛高速管理中心 , 路面情况一目了然。

■位于北滘镇西海村的西海二支工业区 , 改造后将建成中国机器人小镇产业园重要片区。

■ 4 月 26 日 , 顺德北滘凤桐花园施工现场 , 多款建筑机器人按照指令进行作业。

4 月 25 日上午 , 随着广佛肇高速公路广州石井至肇庆大旺段三期通车 , 全长约 224 公里的广佛肇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对于沿线城乡及居民而言 , 高速公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捷径 , 更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 " 翅膀 "。

高速公路所到之处 , 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4 月 25 日 ," 沿着高速看中国 ( 广东 ) " 第二期主题采访团沿着广东首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走进佛山市 , 实地探访广东金融高新区、千灯湖创投小镇、仙湖氢谷、最美乡村紫南村、顺德 ( 北滘 ) 机器人小镇产业园等地 , 感受广佛同城的 " 高速 " 发展。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 : 新快报记者 林 里

广佛高速

建成前 几十公里路要走两个钟

建成后 两城市中心 20 分钟抵达

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 , 广东省第一条中外合作建设、经营、管理的高速公路 , 全国第一条在特大车流量情况下边通车边大修的高速公路 …… 于 1989 年 8 月 8 日正式通车的广佛高速 , 在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多项 " 第一 ", 成为全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以广佛高速为起点 , 广东高速公路建设从此进入了一条 " 快车道 "。

在广佛高速管理中心 , 广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平介绍了这条高速公路诞生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 珠三角地区发展很快 ," 三资 " 企业众多 , 当时的原材料、产品运输以及商务往来几乎依靠广佛、广三等铁路 , 广佛公路 ( G321 ) 被称为 " 全国最大的停车场 ", 交通瓶颈问题尤为凸显。为解决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瓶颈 , 加快高等级公路发展 , 广东决定兴建广佛高速公路。

广佛高速公路起于广州市西郊横沙乡 , 途经佛山市泌冲、沙涌、雅瑶、大沥 , 止于南海谢边 , 全长 15.7 公里。曹建平说 , 高速通车前 , 因为不通公路 , 从佛山南海丹灶去广州 , 需要先搭船过河、再搭火车进城 , 有限的公路也被人车挤满 , 数十公里的车程需要近 2 小时。通车后 , 将佛山和广州市中心之间的行程缩短至 20 分钟 , 为两地民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 广佛高速通车后 , 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和加快实现广佛同城起到了积极作用。" 曹建平说 , 高速通车后 , 沿路的工业区如雨后春笋涌现 , 如泌冲村大力发展藤业、花卉等特色产业 , 里水镇成为全国著名的袜子大镇 , 大沥镇成为中国铝材名镇、中国内衣之都 …… 作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交通动脉 , 广佛高速于 1997 年 8 月开始拓宽 , 并于 2007 年再次进行扩建 , 由 6 车道扩建为 8 车道 , 为促进广佛同城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

广东金融高新区

千灯湖创投小镇 " 破茧化蝶 "

千余家企业总投资规模超 1600 亿元

截至 2021 年 2 月底 , 广东金融高新区已累计吸引 1000 余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 , 总投资规模超 1600 亿元 , 涉及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金融业态 , 吸引金融白领人才超 6 万人。

地处广佛交界处的广东金融高新区 , 除了地理位置优越 , 广佛高速和广佛地铁的出现 , 更加凸显这里的交通优势 , 实现共享广佛两地资源。作为广东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 , 广东金融高新区于 2007 年正式成立 , 坚持 " 国际金融后台基地 " 及 " 现代产业金融中心 " 双定位 , 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功能齐全的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以及金融大数据中心 , 是珠三角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和 " 城产人 " 融合发展标杆。

走进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的千灯湖创投小镇 , 一个寓意 " 破茧化蝶 " 的椭圆造型和附近的 " 金色长廊 ", 已经成为这里的网红打卡点。占地面积约 1.8 平方公里的千灯湖创投小镇 , 是广东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一个金融类的特色小镇。截至 2021 年 3 月底 , 这个小镇已集聚私募基金类机构 879 家 , 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 1154 亿元。

" 千灯湖小镇可以说是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佛山市南海区金融办常务副主任李恂瑜表示 , 广佛高速、广佛地铁等路网设施不断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 , 让广东金融高新区有效辐射更加广阔的空间 , 吸引、集聚和留住人才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 , 广佛日均跨城出行量近 200 万人次 , 两市提出的 " 一张网、一票通、一座城 " 格局基本成型 , 广佛 " 半小时生活圈 " 逐步实现。经过多年发展 , 广佛同城已成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典范。

■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广东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

■在佛山南海氢能馆 , 人们可以了解氢能产业的情况。

仙湖氢谷

打造绿色氢能源科技中心 公交车加满氢能跑 400 公里

" 我们已经投入超过 1000 辆氢能车辆 , 其中 , 一辆公交车在实际应用中 , 一次加满氢能可以行驶 400 公里左右。" 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湖氢谷 , 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等情况。

2014 年 , 佛山市列入科技部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促进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 ", 成为全国 7 个示范城市之一 , 南海为项目承载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发改局副局长蔡德权介绍称 , 为更好发展氢能产业 , 南海区在丹灶镇打造 " 仙湖氢谷 "。仙湖氢谷规划面积 48 平方公里 , 以仙湖为核心 , 以氢能源产业为方向 , 以人才和科技为动力 , 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源汽车智造产业链条 , 打造以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

仙湖氢谷被划分成四个片区。其中 , 仙湖核心区位于仙湖及湖边一带 , 规划面积约 9.2 平方公里 , 建有首期投资达 11.6 亿元的佛山仙湖实验室和占地 70 亩的佛山南海氢能中心。北部园区规划面积 6.7 平方公里 , 累计引入 180 家企业 , 总投资额超 80 亿元 , 集聚日资汽配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 22 间及全国首个商业化加氢站。目前 , 南海区在标准化商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 以及公交车、物流车等氢能车辆实际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 现在交通路网越来越完善 , 人们借助汽车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 , 从绿色发展的趋势来看 , 氢能汽车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绿色产业。" 入驻仙湖氢谷的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涛说 , 与一般电动车相比 , 氢能汽车的加氢速度更快 , 只需十几分钟即可加满。

紫南村

早些年村民外出靠船 现在两路公交车进村

" 我们哭是因为路 , 笑也是因为路。" 在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村 , 村党委书记潘柱升说 , 早些年 , 紫南村的群众到外面要靠船 ," 没有路 , 只能看着别人富起来。"

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紫南村 , 是典型的珠三角桑基鱼塘村落。以前 , 村民去一趟直线距离只有十公里的佛山 , 需要划船出村 , 然后再转乘大船 " 出海 ", 再坐汽车进城 , 走一趟需要 7 小时以上。改革开放初期 , 当地建设紫洞公路经过紫南 , 并扩宽村内小路 , 终于结束了不能通汽车的历史。

如今 , 季华西路穿村而过 , 广台高速紧傍村边 , 两路公交车开进村里 , 全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亮化、绿化和美化 , 有一千多盏景观路灯 , 有带电梯的人行天桥 , 有人行隧道 , 全村有 2600 多个生态停车位 ,10 多辆免费电瓶车穿梭通村达户。一座小小的乡村 , 拥有和城市一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

"1986 年紫洞路建成后 ,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路通财通。" 潘柱升说 , 现在的紫南村 , 距离最近的高速出口仅 800 米 , 交通路网的完善带动了村子的大发展。" 有 3 家上市公司落户我们村 , 这里还有 20 多家规模以上企业。" 他说 , 去年 , 村集体收入超过 1.2 亿元 , 村人均分红超过 1 万元。

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景区的紫南文化园 ; 盘活古村闲置老屋 , 打造特色 " 洛神云筑民宿 "; 紧傍北江大堤的 " 阿农湾农耕文化园 "; 正在打造的 " 紫南船说 " 水上游线路 ……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 通过便捷高速的交通路网 , 络绎不绝来到紫南村体验乡村风情。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改革股股长陈远志说 ,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 , 紫南村作为一个标兵 , 形成了能够 " 留住乡愁 " 的农村形态。2017 年以来 , 紫南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 在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的过程中 , 已形成了一个旅游 + 系列业态的产业集群。" 接下来 , 紫南村要抓住毗邻高速的优势 , 通过佛山一环连接起多条高速公路 , 以交通优势推进产业发展。"

顺德北滘

村级工业园 变身机器人基地

走进顺德北滘凤桐花园施工现场 , 在人工通道旁边还设有一条 " 机器人专用通道 "。" 我们先在预定区域进行建图、路径规划 , 然后输入系统 , 机器人就可以进场作业了。" 在一处地下车库 , 一名工作人员下达指令后 , 一款地坪漆涂敷机器人开始模拟作业。

除了地坪漆涂敷机器人 , 该项目工地上还引入了地坪研磨机器人 , 混凝土天花 ( 内墙 ) 打磨机器人等多款建筑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来自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据该公司下属的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院长王克成介绍 , 截至今年 4 月 , 该公司已有 18 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

4 月 26 日上午 , 记者来到位于北滘镇西海村的西海二支工业区 , 这里原来用途为工业 , 以 " 村集体出租土地 , 企业自建厂房 " 模式为主 , 存在土地利用低效、产业低端落后、环保风险高、形态破旧等问题。而像这样的村级工业园 , 在顺德有 380 多个 , 总用地面积庞大 , 但总产值却很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对村级工业园实施全面改造势在必行。

西海二支工业区作为北滘镇 2020 年推进的超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 , 园区总面积 1550 亩 , 改造后将建成中国机器人小镇产业园重要片区 , 其产业定位为机器人示范基地。将依托顺德机器人谷 , 聚焦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设备三大领域 , 汇聚上游供应商集聚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 配套高端生产性服务等业态 , 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珠西先进智能制造产业主题园区。

在利用旧厂房改造的顺德 ( 北滘 ) 机器人小镇产业园展示馆内 , 一张张老照片和一台台旧车床 , 静静地讲述着过去 "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 的工业模式。离展示馆不远处 , 落户此地的大族机器人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园正在建设中 , 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 , 以机械、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为主导行业 , 打造机器人全球总部、机器人研发与孵化基地。

" 没有高速公路通车 , 就没有北滘的今天 !" 北滘镇党委书记张新杰说 , 交通区位优势 , 给北滘带来了发展红利 , 尤其是发展产业和引进人才方面 ," 我们现在拥有 8.5 万人的本科生 , 上万名硕士研究生和 2000 多名博士。" 目前 , 北滘通过快捷完善的交通路网 ,1 个小时可到深圳 , 去广州更方便。发达的高速网络 , 让北滘连接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 , 助力顺德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标签

广东 高速公路 建平 广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