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10
深晚报道丨龙岗中心医院黄淑芳:用心护理,帮助老年患者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谢谢护士!我感觉自己现在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多亏了你们!" 王大叔紧紧握着龙岗中心医院内科兼神经内科护士长黄淑芳的手,激动地说。

" 大叔还很年轻,不让他和社会脱节 "

黄淑芳是最早一批粤港合作培养的老年及中风专科护士,也是龙岗中心医院内科兼神经内科护士长。她说话语速飞快,做事更是雷厉风行,娇小的身体里仿佛装了一台大马力发动机,满满的能量。

一天,黄淑芳所在科室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王大叔,他 50 多岁,性格爽朗,腿脚也都很灵活,但却患有严重的吞咽困难,无法自主进食。可是,如果插上胃管,就会严重限制他的活动范围,日后王大叔基本上就只能在家卧床了。

" 大叔还很年轻,不能让他和社会脱节!" 黄淑芳找医生商讨,经过评估后决定使用特殊技术,王大叔只需要在每餐进食时从嘴部插入胃管,进食后再取出,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王大叔住院的这 20 多天中,每次进食黄淑芳和护士们都来帮助他使用胃管,并手把手指导家属操作方法,王大叔 " 不服输 ",很快也学会了自己操作。

" 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患者口腔咽喉的肌肉退化,也能帮助患者尽量恢复正常生活,我们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 老年人也有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变成了负担。" 黄淑芳说,引导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自理能力,减少对家人和社会的依赖,尽量回归社会," 这才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老年护理的意义在于自理而不是补偿。" 黄淑芳对记者解释,在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中,子女都希望给予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健康出现问题,往往倾向于让老人卧床养病,但这样其实是有误区的,反而会造成患者逐渐依赖外部手段,导致自身功能衰退,不利于康复。患者出院后,黄淑芳还会为他们 " 布置家庭作业 ",每天要按照制定的计划坚持康复训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让家人代劳!"

" 做能让老百姓听得懂的科普 "

在老年患者居多的神经内科工作了多年,又通过系统学习老年护理专业知识,黄淑芳认识到 " 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是有针对性的,需要更聚焦。"

2019 年秋天,黄淑芳到养老院查房时看到,一位老婆婆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黄淑芳走到床边,轻轻握起老人的手,发现老人皮肤干燥,嘴唇皴裂,也不愿意和她说话。

" 陈阿婆可能是口渴,就不愿意说话了。" 护理员告诉黄淑芳," 陈阿婆一喝水就会呛到,剧烈咳嗽非常痛苦,所以平时很少让我们给她喂水喝。" 听到这,黄淑芳马上指导护理员摇高陈阿婆的床头,对阿婆进行吞咽功能评估。虽然陈阿婆会呛水,但正常进食没什么问题,黄淑芳就用出诊时随身带着的 " 凝固粉 " 为陈阿婆调制了一个糊餐,陈阿婆吃得很顺畅,陈阿婆紧紧握着黄淑芳的手,她张了张嘴巴,示意还想吃。

" 陈阿婆就是太渴了。" 说到这,黄淑芳眼睛也湿润了," 只是普普通通喝口水,对于有吞咽障碍饮水呛咳的老年患者却存在着巨大困难,但这其实是有办法缓解的。" 陈阿婆的事深深触动了黄淑芳,她意识到要让老年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普及出去。

"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要做能让老百姓听得懂的科普。" 黄淑芳带领老年专科护理小组的成员,定期到社康、社区、养老机构,对医务工作者和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科普," 比如说,老年患者跌倒的风险很大," 黄淑芳在开展科普时就会教大家留意老年人的步态平衡,学会如何搀扶老人,留意居住环境是否存在居家跌倒的风险,这些知识对于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非常重要。

在黄淑芳对老年护理多年钻研基础上,2020 年,龙岗中心医院护理部在南联社康成立了深圳市首家老年病工作室,通过整合医疗、康复、护理的专业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 6 大功能的照护服务。

" 帮助老年患者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已经从事护理工作 26 年的黄淑芳认真地对记者说:" 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群体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钟美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