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公安分局草场街派出所自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立足主责主业,聚焦群众 " 急、难、愁、盼 " 等民生问题下深功,该所民警陈智勇更是一心扎根基层社区下苦功,倾注真情实意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受到了辖区群众和单位同事的好评与赞扬。
解 " 小 " 忧――一位初中生的 " 回家 " 之路
2020 年 10 月 8 日,城关公安分局草场街派出所民警陈智勇在一次接处警中发现,辖区内一名初中生李强(化名)父母离异,父亲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其爷爷也长年患重病卧床,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其学习生活。由于从小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李强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他逐渐封闭自己,留起了长发,结交了许多社会闲散人员,并沾染上了抽烟、喝酒、打架、逃学和长期夜不归宿等不良习惯。
了解到李强的情况后,作为社区民警的陈智勇觉得有责任让李强迷途知返,走上正常的人生轨道,于是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李强继续上学接受教育。为了走近李强的内心,陈智勇多次给李强赠送小礼物,并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抽时间邀请李强一起吃饭谈心。慢慢的,李强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了,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再后来他剪短了头发,改掉了抽烟、喝酒、打架等不良习惯 ……,最后还向陈智勇保证说会尽快调整心态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李强这样的改变,陈智勇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2021 年 4 月,李强的爷爷奶奶将一面写有 " 人民警察为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 " 的锦旗送到了陈智勇所在的单位,并对大家说:" 我们碰到了陈警官,是我孙子的幸运,也是我们一家的幸运,我们一辈子都会记着陈警官的恩情 "。听到这些话的陈智勇只是微微一笑说:" 这是我们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还是会这样做 "。
帮 " 小 " 忙――失而复得的 1000 元
今年 3 月,城关公安分局草场街派出所民警陈智勇在值班接处警时,遇到辖区一名困难聋哑群众的求助,他情绪激动的表达着什么,陈智勇一头雾水。情急之下,陈智勇拿起桌上的笔、纸和该群众交流起来。" 我无经济来源家庭困难,在城关区草场街十字一银行自动取款机转账时,因卡号输入错误将 1000 元钱误转到了别人账户 ……。" 陈智勇通过该群众潦草的字迹获得了这些信息,看着对方急切求助的目光,他迅速放下手头上的工作驾车前往银行查询错转账户户主的相关信息。
很快,陈智勇就查询到了错转账户户主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但多次拨打该手机号码均无人接听。最终,陈智勇联系上了对方的妻子,并在电话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向对方做通思想工作,成功追回了错转的 1000 元现金。当陈智勇拿着 1000 元现金送到这位困难聋哑群众手里时,他主动向陈智勇竖起了大拇指。后来,每当有人谈及此事,陈智勇说:" 我不帮他,靠他自己根本找不回来,1000 元对我们来说虽少,对他可至关重要 "。
办 " 小 " 事―― " 小区有你们真好!"
2019 年 5 月,陈智勇开始干起了 " 片警 ",在他的辖区里,有一个 " 三不管 " 楼院,即某单位西大院。这个小区里住着近千户居民,由于小区建设于上世纪 70 年代,基础设施老旧,更因近年来企业转制导致该小区公共设施无人维护,环境卫生差、夜间照明不良、下水道堵塞、暖气管道破损等问题突出,邻里群众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居民怨言颇多,矛盾最为激化的时候甚至有居民将下水道溢出的污水泼到了社区办公室的门口。这些频发的问题矛盾,陈智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逐家入户了解小区的情况,并建议小区居民主动推选成立业主委员会共同解决。2020 年 12 月,在陈智勇和社区干部、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该小区业主委员大会顺利召开并于 2021 年 1 月正式运行。春暖花开,昔日的 " 三不管 " 院落已成为过去,如今的西大院,供水、供暖、照明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造,小区环境也逐步改观,邻里之间因垃圾堆放、上下水等产生的各种矛盾迎刃而解。再次走进该小区,陈智勇在路上碰见的老人们开心的告诉他," 现在有了路灯、也闻不见垃圾和下水道的臭味,晚上可以出来散散步了,有你们真好 !"
办 " 小 " 案―― " 让她活下去,无论什么方法 ……"
今年 3 月 18 日 , 正在值班备勤的陈智勇接到报警电话,辖区一培训学校学生阿香(化名,17 岁)因与学校协商退学费未果,欲在学校 5 楼宿舍跳楼轻生。接警后,陈智勇迅速出警处理警情。到达现场后,陈智勇一边稳定阿香的情绪,一边努力争取阿香的同意进入其宿舍。在进入阿香宿舍后,陈智勇慢慢移动到窗边,守住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的关口并轻声与阿香交谈。交谈中,阿香告诉陈智勇," 她的父母离异,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并对她不管不问,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自己打工挣来的,现在她不想上学了,想早点进入社会打工挣钱,可是学校不给她退学费,她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热情,不想继续生活下去 ……"。听着阿香的陈述,陈志勇仿佛知道了这个本该无忧无虑的花季少女此刻承担了多少的辛酸和苦楚。拉家常、套近乎、畅未来,陈智勇的耐心细致让阿香的情绪渐渐缓和,看着阿香有所触动,陈智勇立即伸出手指,向着警帽上的警徽向她保证," 我一定帮你解决退学费问题,如果学校不退学费,我自己掏钱给你!" 最终,阿香被陈智勇的尽责精神和诚心所感动,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在该所所长王金凤和陈智勇的努力协调下,当晚 1 时,阿香所在的学校同意给其退还学费 4000 元,阿香也顺利办理了退学手续。在驾车将阿香送去车站的路上,阿香对陈智勇说她当时觉得退学费已经不可能了,想一死了之,没想到陈警官可以帮她要回学费,她感谢甘肃的人民警察,感谢 " 陈警官 "。看着缓缓驶去的列车,这一刻,陈智勇很庆幸,他庆幸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他庆幸自己头顶国徽,可以及时挽回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
" 微 " 警务――让他心急如焚的事
在成为派出所社区民警前,陈智勇是一名优秀的刑警,从刑警到社区民警,变了的是工作任务,不变的是职责担当。社区民警的工作虽然繁杂,但陈智勇工作的思路如同侦破大案要案一样清晰,2020 年全年,他所在的社区各项警务工作均名列前茅。2021 年,面对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态势,陈智勇先后组建了 10 个业主群和 1 个集中反电诈群,每天将电诈典型案例和各种防范宣传资料转发到群里,防止辖区居民被骗。在辖区醒目的宣传栏处,有他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的身影;在辖区人员密集的场所,有他悬挂防电信诈骗横幅的踪迹;在辖区年迈的老人家中,有他三番五次的叨扰;在易上当受骗群众的耳边,有他三番五次的叮嘱。防范电信诈骗专题会议、金钟罩推广、辖区财务工作人员一对一的宣讲等全方位的努力,使陈智勇所在的辖区电诈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 30%。
有人说,警察意味着默默付出;有人说,警察意味着流血流汗;有人说,警察意味着不被人理解,而陈智勇说,警察是无怨无悔、警察是义不容辞、警察是刻骨铭心的热爱、警察是群众危难之时刻不容缓施以援手。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征程激发新担当,今年 38 岁的陈智勇从警已有 13 个年头了,他荣获过城关区 " 优秀公安工作者 " 等荣誉称号,并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这些荣光和肯定的背后,无疑是他对人民警察最好的诠释,相信他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 " 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 " 的工作目标而不懈奋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特约记者 樊奕昕 文 / 图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