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凯玲 黄磊 记者 姜振军)某款 " 戴森 " 牌吹风机市场价近 3000 元,400 多元就买到了,可是用一次就发热冒烟。近日,盐城大丰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跨省捣毁一个生产、销售假冒 " 戴森 " 品牌电器的犯罪团伙,抓获袁某等犯罪嫌疑人 27 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警方已刑拘 5 人,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窝点一锅端,缴获假冒产品 5000 台
今年 3 月份,家住大丰区的王小姐花 460 元从市场上买回一台 " 戴森 " 牌吹风机后,发现不仅风力不够,而且用第一次就出现发热冒烟的情况,王小姐怀疑是假货遂报警求助。大丰区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案情后,立即与 " 戴森 " 牌吹风机生产厂家取得联系。经核查,确定王小姐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于是根据该线索循线研判发现,山寨货的背后是一条横跨广东、湖南两省制假销售的犯罪团伙。
" 民警通过侦查,锁定该团伙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境内的广州、东莞、惠州三地,共有 6 处窝点。" 大丰区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顾西兵是该案专案组成员之一,他在参与侦破工作的过程中,全天候介入调查,在摸清犯罪团伙人员活动轨迹后,火速带领精干力量直奔窝点。
" 行动!"4 月 27 日下午,随着行动指挥部负责人一声令下,蹲守在三地的 6 组人马同时展开行动。" 我们是警察!所有人都不许动,全部抱头靠墙蹲下 ……" 顾西兵和同事依法破门而入,厉声呵斥。话音刚落,当时仍在流水线上从事组装、包装和贴假商标的 70 名涉案人员,纷纷束手就擒。随后,民警依法从现场缴获假冒 " 戴森 " 牌吹风机 5000 多台,以及数以万计的零配件,经初步估算,案值 2000 多万元。
企业家转行,雇人研究山寨名牌
" 涉案人员里有一部分人不知情,但绝大部分人为了牟取不法利益,知法犯法。" 办案民警边收网边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内部作案分工明确,其中 20 名叫作 " 丝印 " 的工种薪酬最高,为 8000 元左右 / 月,他们通过利用特殊的商标印制机器,将假冒的 " 戴森 " 商标印到山寨产品上。为了规避或降低被查风险,该团伙主犯袁某将这些 " 丝印工 " 安排在远离生产流水线的别处仓库,与普通工人分开工作。
" 丝印工们白天工作的时候,仓库四周的窗帘都必须拉上,并且规定所有操作人员不得拍照发微信朋友圈,更不允许带任何陌生人进入仓库。" 办案民警介绍,主犯袁某落网后交代,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便于管理,二是防止被警方一窝端。
引人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袁某具有一定的机械制造经验。此前,他曾是河北一家专门生产遥控器的企业家。但几年下来,企业生产效益一直不佳,期间袁某还试图靠生产老年代步车增加收益,可惜市场依然打不开。
一次偶然情况下,袁某发现 " 戴森 " 牌吹风机单机价格高且市场占有率也高。为了尽快牟取不法利益,他于 2020 年 6 月份起,一边花钱雇用专业技术人员拆分研究 " 戴森 " 牌吹风机,一边组织生产、对外销售。
返修率 40%,技术不达标存在隐患
警方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注意到,这些在商场专柜售价近 3000 元一台的 " 戴森 " 牌吹风机,从制假工厂批量出售时的成本价竟然只需 200 元左右。其外表能以假乱真的假冒吹风机,经过不法分子层层加价后在各类平台上售卖,以专柜促销打折的低价卖给消费者。
不过,假货终究是假货。袁某靠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假 " 戴森 ",其返修率高达 40%,零售网点因此经常接到来自买家的投诉电话。为了掩人耳目,避免被执法部门追查到造假窝点,袁某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可以妥善解决的办法:按 100 元 / 天的价格外包给一个人,由此人负责修理返修的吹风机。久而久之,该犯罪团伙甚至形成了一条售后服务链条。
" 这些假冒的吹风机因技术不达标,会对使用者的发质造成损伤,不仅与美发初衷背道而驰,更有可能因质量不过关存在起火隐患,给消费者造成人身损害。" 办案民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同时,也严重侵犯了品牌权利人的品牌权益,造成经济和品牌声誉的损害。
近年来,大丰警方对各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持续开展打击行动,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应通过正规渠道和经营场所购买商品,及时索取发票等购物凭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执法部门举报,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线索,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