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5-11
512护士节: 向依然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护士们致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今年的 5 月 12 日是第 110 个国际护士节。广东省、广州市指定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简称 " 市八医院 ")举办了近年来规模较大的护理人员表彰大会。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省战疫的主战场,市八医院的护士们撑起了 " 半边天 "。目前,他们依然奋战在疫情前线。

从 2020 年 1 月 27 日市八医院召开誓师动员大会,战疫至今近一年半,目前市八医院嘉禾院区仍在陆续收治着新冠肺炎患者。据统计,市八医院收集的新冠肺炎相关患者已经超过 3000 例,其中除了来自本国的病例外,还有 430 多例来自国外 70 多个国家的外籍病例,是省内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数量最多、病例种类最全的医院。接收的重症病例就有近 80 例,治愈率超过 99.9%,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

" 目前整个八院的主要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把防控工作放在第一要务,决不放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院长雷春亮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市八护理队是战疫主力军,从 2003 年的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市八医院都奋战在广州战疫一线,现在他们仍在隔离病区坚守。

让我们走近这群白衣天使,向依然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护士们致敬。

米恒:隔离病区里 95 后的坚守

" 作为医院专门收治艾滋病人的感染外科的护士,疫情来临,我们首当其冲,就在宣誓完后当天,我被分配到了隔离 14 区。" 市八医院感染外科护士米恒回忆着,2020 年 1 月 27 日那天,她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收到第一批疑似患者," 当时非常担心自己没把工作做好,不停地学习院感知识及穿脱防护服。不到一周,疫情严重起来了,她被重新分配到了隔离十一区,收治确诊病人。

又过了两周,医院紧急通知,隔离一区责任重大,需要有 ICU 和感染科经验、并能够操作呼吸机、CRRT 机的护士。

于是,去年 2 月 15 日,米恒又被调到隔离一区。" 这里不同于普通隔离区,病人情况并不像表面那么稳定,随时有加重的危险,还有一位带着气管插管并持续上 ECMO+CRRT 的病人。因为要持续有人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准备上班前,我们都会去趟卫生间排空自己,这样才不至于中途出来。" 米恒打趣道。

" 本来肤色偏黑的我,疫情期间,竟然变白了几个度。同事们都调侃说,隔离区的美白神器—防护服。" 去年春节,由于疫情,米恒退去了回河南与家人团聚的车票,在隔离病房内一呆就是半年,一直比较乐观,直到有天看到母亲的微信留言 " 小,恁自己在广州,照顾好自己,我跟恁爹为你骄傲 ",疫情以来她第一次哭了。

有朋友曾问米恒:" 怕不怕死?" 她回答道:" 怕!但我就是干这个的,我如果逃了,病人怎么办。每个人都有家人,我相信,我全力照顾好病人,当我的家人不幸感染新冠,我的那些同仁们,也会全力医治我的家人。"

如今,米恒明显成长了,她告诉新快报记者,疫情刚开始时,在隔离区里除了工作的忙碌,更多的是紧张、害怕," 后来疫情原因,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到医务人员,也给予了医务人员信心和关怀,现在再次进入隔离病区,更多的是作为医务人员光荣和责任,以及一个 95 后对自己所热爱的工作的坚持。"

郭丽琼:抗非老兵再赴战场 传帮带快速改造出隔离病房

"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郭丽琼是市八医院骨科护士长,在今年该院嘉禾院区学术中心举办的 " 百年护理跟党走,齐心抗疫勇担当 "2021 年 5.12 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暨表彰大会上,被评为优秀专科小组(病房管理组)。

2003 年 SARS 疫情在全国肆虐,当时郭丽琼主动请缨入驻一线;17 年后,新冠肺炎来袭,郭丽琼再次冲到了一线,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护理工作中,先后轮转隔离七区、隔离九区、重症监护室、隔离四区,毫无畏惧、全力以赴。

" 我的电话是 24 小时在线,接到命令筹备开启隔离七区,立即开展工作,按传染病收治流程,调整物资摆放。" 郭丽琼表示,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抗非老兵再赴战场,在一切都不明朗的情况下,无疑是给新兵们打了一剂强心剂。

疫情初期,老兵的优势充分体现。传帮带,在很短的时间里,设置防护服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在二次更衣室张贴正确的穿着防护服的流程;病房内病床重新配置,设置缓冲间,在缓冲间张贴正确的,符合病房实际建筑的脱防护服流程。完善各种标识,用不同红、蓝、黄三色标识三个区域,在护理部、院感部门指导下,原来的综合病区改造后,整个病房符合了传染病三区两通道二缓冲的设置。

让郭丽琼印象深刻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收治的患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病人,带来沟通障碍及饮食禁忌等问题,易引起矛盾和纠纷。郭丽琼告诉记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生活所需,并持续改进," 我们购买翻译机、使用在线有道翻译等工具,制定英语、法语等不同语言的住须知,进行健康宣教。"

向业男:患者的点赞 击退了这位土家族女孩最后的一丝恐惧

在疫情爆发初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最初面对未知,不少医护人员内心也有不安,2016 年加入呼吸内科的土家族女孩向业男就是其中一位护士。

回忆起疫情,她这样描述道:" 犹记得去年的新冠抗疫初期,疾病传播性强且广,临床症状却知之不全,一个患者一间病房,人心惶惶之下,整个病房都沉浸在安静到压抑的氛围中。"

除了重症病房收治的新冠确诊患者外,向业男所在的呼吸内科成为第一个收治新冠病人的隔离病区。在科室第一批接收治疗的六名新冠肺炎感染者中,一位 70 多岁的老奶奶的点赞令她印象深刻。

" 当时我就意识到,我是一名战士。" 向业男分享道,那位老奶奶行动不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安排了她儿子与她同住一间病房,然后她儿子却为了防范尽可能的远离着她, " 那天我巡房发现老人家床单湿了,身上有大小便异味,床头的午饭也原封不动摆着,虽然理解每个人对死亡的敬畏,但我心里格外难受。"

于是,向业男给老奶奶擦身体,更换衣物和床单," 当我摇高床头喂她吃第一口饭时,她用颤抖的双手朝我竖起了两个大拇指,嘴里也不停的说着谢谢,更是笑容满面。" 向业男被老奶奶温暖到了,瞬间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件事击退了我内心对疫病的最后一丝恐惧,因为我意识到有更多的病人需要着我们。"

采写: 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张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