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5-12
13年后,让我们再次喊出那句:中国加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12 日

从 2008 到 2021

日历又翻到了这沉重的一天

(资料图:汶川地震 9 周年时,四川民众向遇难者献花,墙上挂有 3000 余名遇难者雕像。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

北纬 31.0 度,东经 103.4 度

中国四川,汶川

那一瞬间

地动山摇,山河破碎

(资料图:2008 年 5 月 19 日,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泥石流掩埋了一个村庄。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失去是那一天的主色调

校园失去了读书声

家庭失去了饭香味

子女失去了父母

学生失去了老师

满目疮痍,举国同悲

(资料图:2008 年 5 月 14 日,在汶川地震中受伤的儿童。中新社记者 邹宪 摄)

但在灾难面前

生的意志比死亡更强悍

爱的力量比毁灭更无畏

(资料图:2008 年 5 月 16 日,在汶川大地震中的 " 孤岛 " 茂县,几名学生手举五星红旗迎接救援直升机。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红色,是信念

无论身在何处

只要挥舞着五星红旗

就有了希望和力量

(资料图:2008 年 5 月 13 日,3 岁的郎铮躺在担架上向解放军战士敬礼 ( 杨卫华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

绿色,是依靠

14.6 万名部队官兵

7.5 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

紧急出动

他们逆行

奔向坍塌的房屋

搜寻生命的迹象

(资料图:2008 年 5 月 17 日,解放军将汶川县映秀镇的村民用直升飞机送往医院抢救。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他们降落

带着争分夺秒的信念

从近 5000 米高空奋不顾身

直降支离破碎的大地

他们用身体搭建人梯

护佑危难中的生命

(资料图:2008 年 5 月 17 日,救援队将在废墟中存活了 124 个小时的蒋雨航成功救出。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

在和死神的抢夺战里

还有无数的白衣天使、消防员、志愿者 ……

亿万中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

即便山河破碎

也绝不抛弃放弃

(资料图:2018 年 3 月 22 日,航拍四川德阳绵竹市清平镇,该镇已建成为生态旅游小镇。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星月转换

13 年过去

汶川并未带着伤痛停止不前

当年的废墟上

早已青山绿水、生机盎然

(如今的映秀镇。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年满目疮痍的灾区

已焕发出新的活力

当年地震中的孩子

已经长大,已经成才

(资料图:2013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什邡市 108 个 " 地震宝宝 " 齐聚千年古刹罗汉寺,共同度过五周岁生日。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那年

在送别救援部队的人群中

手举 " 长大我当空降兵 " 横幅的小男孩

如今已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曾经的 " 可乐男孩 "

已成为可口可乐四川博物馆的馆长

……

(资料图:2018 年 4 月 22 日,孩子们在汶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前玩耍。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在前行路上

他们不曾忘记感恩

2018 年

5 月 12 日被汶川县确立为汶川 " 感恩日 "

去年

疫情在武汉肆虐之时

四川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员奔赴武汉

24 岁的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专业护士佘沙

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员

(佘沙出发前注射胸腺肽,增强免疫力。钟欣 摄)

此前,她曾两次 " 请战 "

希望去武汉支援

她说

" 因为我和其他的护士不一样

我是汶川人呀 "

……

今天,汶川地震已过去 13 年

13 个春夏秋冬

太阳照常升起

山河早已无恙

(张由琼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在今天

缅怀同胞、致敬英雄

不是要刺痛渐渐愈合的伤口

而是要激励

那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那种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又到 5 月 12 日

让我们再次喊出那句:

中国加油!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