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13
深晚报道 | 雄风健笔,家国情怀 “岁月雄风: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开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岭南画派大家梁世雄将自己从艺 70 年最完整的艺术呈现给深圳观众。" 岁月雄风: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 "5 月 12 日至 6 月 2 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123 件中国画作品及相关文献,不仅带领观众走进梁世雄的山水世界和家国情怀,也呈现出岭南画派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文脉传承。

梁世雄是当代岭南画坛之耆宿,也是新中国美术学院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受业于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在传承岭南画派艺术革新的精神基础上,梁世雄别开新路,形成了自家的艺术风貌。作为关山月先生的弟子兼助手,梁世雄对关山月美术馆的筹建以及历来的活动都给予很多支持,这一次他将自己从艺 70 年最完整呈现放到关山月美术馆,正是对关山月先生的崇高致敬。

▲梁世雄与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右)

这一次,梁世雄还捐赠给关山月美术馆 20 件精品,大部分都在展览中呈现。这些作品涵盖了梁氏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从早期的《黄山松云》、《红日照西沙》到后期的《大漠雄风》、《圣心大教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这些捐赠与关山月美术馆 20 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尤其是岭南画派的艺术收藏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一位具有 69 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次展览也是梁世雄献给建党百年的一份礼物。

此次展览以 " 师承与家学 "" 江山胜境 "" 笔游异域 "" 时代绘真 " 四个专题。展览共展出梁世雄各时期作品、临作、手稿以及相关文献 123 件,其中还包含了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人交往的酬唱之作,以及他临摹学习容氏收藏画作和翁婿交流互动的相关文献藏品,如唐代李邕《李思训碑》拓本、《文徵明自书诗册》等文物珍品。

作为著名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容庚先生的爱婿,梁世雄得以从容氏丰富的古书画收藏中,吸取所需,使得他有着更为丰厚的传统艺术涵养。梁世雄夫人容璞告诉记者,容庚先生对梁世雄要求严格,并特别强调书法的重要性,这不仅促使梁世雄后来苦练书法,甚至间接影响了他多年之后在广州美院中国画系倡导书法专业的成立。

展览中还有梁世雄 1977 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美术创作组合作完成的《农讲所颂》《遵义曙光》两件巨制的初稿、速写。这一系列的作品,不少为首次展出的早年力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主展厅的正中央是长达 9 米的巨幅画作《雄风岁月》,表现了胡杨从日出到日落的雄伟场景。梁世雄一直感佩大树的生命力。胡杨生命力很强,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2003 年,年过七旬的梁世雄赴新疆慰问,提出想画胡杨林。胡杨林所在的地方位于中蒙边境,手机没有信号,当地领导劝他别去。但梁世雄的坚决,还是让采风成行。" 一棵棵已经生长了千年的胡杨屹立在沙漠中,像雕塑一样,非常雄伟壮观。" 梁世雄提起那次采风,至今仍十分激动。

梁世雄的一生游历丰富,他以画笔描绘大好河山,长江的江峡归帆、黄山的松石云霭、南海的热浪椰风、新疆的苍茫胡杨、西藏的雪域高原、岭南的榕荫故乡、台湾的太鲁奇观 …… 在本次展览中有其创作于 1965 年的《高原雄鹰》,这是西藏解放以后,梁世雄作为首批随中央代表团赴藏采风的艺术家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创作的作品草稿。

梁世雄表示:" 过去常听一些华人华侨讲,走遍世界,才觉得祖国的锦绣风光是最美的。前些年我去过国外很多地方,才发现此说不虚,祖国的名山大川、锦绣风光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美的。"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标签

岭南 文献 书法 美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