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妈屿岛领略独具风韵的内海湾美景,走进十一合村体验一墙一厝的潮汕艺术风,穿行在东陇社区大街小巷、" 四小园 " 品味潮味浓郁的特色乡村景观,漫步在乡愁浓浓的桥陈村探寻 " 红 + 绿 " 脱贫故事 …… 高颜值又有丰富内涵的乡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往打卡。乡村大变样、焕发新活力,这正是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战略的新成效新景象。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正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工作,各主体村均基本达到省干净整洁村标准,村道、厕所、垃圾转运、污水治理、文化中心、卫生站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将在各区县连线、成片打造具有潮汕乡村风貌、特色产业、传统文化、和谐美丽的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片,助力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
据了解,根据 2019 年我市出台的《汕头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片指导意见》,每个区(县)各建设 1 个突出 " 农村人居环境提质提档示范区 "" 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先行区 "" 现代农业产业精品区 "" 自然生态乡村旅游样板区 "" 基层综合治理模范区 " 的乡村振兴示范片。
目前,各区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其中,金平区选取鮀江街道云露、木坑、桥头、夏趾四个社区作为主体社区,打造鮀东古村示范片,以鮀浦直街(鮀浦市街)为建设中轴线,以鮀东村史馆为核心区,打造古色古香的仿宋商业步行街,搭建鮀浦文化集中展示推广平台,连线串联周边云露、木坑、桥头、夏趾四个社区,建设成为资源共享、环境优化、商业聚集、文脉延承、综合管理的连片示范区。龙湖区选择在新海街道以西南村、十一合村、六份村为建设主体村进行打造,着力从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自然生态建设、基层综合治理等 5 方面先行先试。如十一合村在保留传统建筑群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墙绘、3D 立体画设计,将潮汕地区文化、民俗、建筑元素特色以及鲜明的时代气息融入其中,成为汕头的网红 " 打卡点 "。
濠江区加快打造东陇、上店、岗背、玉石社区为主体村的示范片区。目前,已完成示范片规划提升,东陇、岗背、玉石社区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澄海区打造塘西、新兴街、观一、南社、头冲、河美、新陇、北联、东和的樟林古港片。优先打造国道 324 线路至凤东路头冲河段 1.2 公里绿色步道景观带。将凤东路至头冲村一段打造为樟林古港游客集散中心,同时依托山水田园的自然肌理,发展集休闲体验、自然风光、田园生态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经济旅游示范区。将头冲村、观一村、南社村靠近头冲河一带的农田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改造,立足林檎、番石榴、狮头鹅等农业特色种养产业,植入现代居民生产消费场景,打造休闲农业观光项目。目前古港连片整治规划编制初步成果完成。
此外,潮阳区以湖边、坑尾、竞海、新地、洪洞的海门外四片为主体村,打造 " 一心两线五区 "(一心即世外田园综合体核心区;两线即绿道生态线、大湖渠休闲线;五区即竞海农场文化区、湖边大湖文化区、坑尾红色文化区、新地农耕文化区、洪洞潮俗文化区)。潮南区积极打造陇田镇东华村、芝兰村、浩溪社区、仙家社区 4 个村(社区)示范片。南澳县打造九溪澳、后兰、后花园村片区。同时,整合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投入,推进九溪澳滨海旅游产业基地、后兰村民宿产业基地、后花园村宋茶产业基地的建设。
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已进入到全面实施的新阶段。记者了解到,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将聚焦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同时,指导各区县继续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加快乡村振兴示范片的建设。做好 " 红 · 侨 " 文章,创建一批融合潮汕乡村风貌、体现红色历史、具有侨乡印记的特色精品村。
汕头日报记者 刘文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