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13
深晚报道|粤港澳高校工科联盟在深正式成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打造高等教育高地,服务大湾区未来发展,工科先行。5 月 10 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发起的粤港澳高校工科联盟(Guangdong-Hong Kong-Macao University Alliance for Engineering,以下简称 " 工科联盟 ")在深圳正式成立。当天,工科联盟还召开了第一次联盟常任委员会会议、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来自粤港澳三地共计 27 所高校、110 余名代表参加活动。工科联盟于 4 月首次向各高校发出邀请,目前已收到 12 所高校的申请。

2020 年底,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到 2035 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和创新发展先进典范。

5 月 10 日,工科联盟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智汇中心举行成立仪式。工科联盟是在粤港澳高校联盟框架下由三地院校共同发起、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专业合作联盟,旨在提升粤港澳三地在学术联盟体系建设、科技领域创新研究、工程菁英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层次和水平,促进三地交流协作、资源共建共享。

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联盟?在工科联盟成立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周玉道出了建立工科联盟的初衷。他说,建立工科联盟就是要 " 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新工科学术联盟体系建设 "。

为了保证工科联盟健康可持续发展,工科联盟将设立常任委员会及委员会,采取轮值主任制,由 5 个发起单位各委派 1 名代表组成。委员会由每个成员单位各委派 1 名代表组成,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年度工作会议。10 日上午,工科联盟召开第一次常任委员会会议。在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姚英学介绍了工科联盟相关情况,并提出工科联盟总体工作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助理魏军报告了工科联盟 2021-2022 年度拟开展的重点工作。

会议举手表决产生了工科联盟首任轮值主任和秘书长,周玉当选为工科联盟首任轮值主任,魏军当选为工科联盟首任轮值秘书长。会议通过了联盟工作方向、轮值主任顺序、联盟 2021 — 2022 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新增入盟高校名单等四项决议。

根据报告,工科联盟将从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联盟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计划于 2021 年 11 月下旬举办首届国际 BOTEC 智能机器人技术挑战赛,助力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精英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打造工科联盟品牌,提升影响力;此外,工科联盟还计划加强与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澳工科大学联盟等的联系,积极拓展合作;推动工科联盟成员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交换、学分互认、课程共建、联合培养,如广东高校与港澳高校开展的 "2+2" 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等;积极组织工科联盟成员高校开展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学术论坛或研讨会。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相关标签

哈尔滨工业大学 粤港澳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人才培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