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 5 月 14 日电 ( 记者 王恩博 ) 数字经济在中国发展火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 14 日发布的一份蓝皮书测算,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 19 万亿元 ( 人民币,下同 ) ,占 GDP 比重约为 18.8%。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天在北京共同发布了这份《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前沿 ( 2021 ) 》。蓝皮书对 1993 至 2020 年各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测算,并尝试对中国 " 十四五 " 期间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估算预测。
测算结果显示,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 191447.3 亿元。1993 至 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平均增速为 16.3%,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2010 至 2015 年,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爆发,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 11.2%;2015 至 2020 年平均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达 10.1%。
蓝皮书在 2018 年以前各年份测算基础上,通过趋势外推方式对 " 十四五 " 时期各年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估算预测。预计 " 十四五 " 时期,中国数字经济无论 " 数字产业化 " 还是 " 产业数字化 " 都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数字经济整体年均名义增速为 11.3%;到 2025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达到 326724.0 亿元 ( 名义 ) 。
社科院研究团队认为,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增长趋势符合预期。" 十四五 " 时期,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渗透率将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增长有巨大空间。产业数字化发展又将带动工业软件、工业 App 等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 ( 如信息技术和软件服务业 ) 高速增长,可能催生新兴数字部门。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广阔消费市场和良好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共同催生了数字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蓝皮书还发现,中国数字消费能力随城市层级下沉,中小城市高于大城市。
一方面,中小城市线下消费场景少,商业配套不齐全,线下消费金额较一、二线城市少。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下不存在数字消费障碍,激发了该类区域消费活力。另一方面,城市群、基建的建设推动了中小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大城市。同时中小城市住房成本低、社保福利优等,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有利于带动消费升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