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 文 牛华新 / 摄)博物馆藏的名家画作中,南京周边的山水形胜是什么样的?5 月 15 日,《山水相连—南京都市圈公共博物馆藏书画联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将持续到 8 月中旬。
展览汇聚了南京都市圈十余家文博机构的馆藏书画精品 100 余幅,分为形胜相依、画派相成、人文相亲三个部分,展现长江流域古往今来川泽秀润、平畴辽阔的美景。
南京周边古今山水美景,一站式看遍
《潮满春江图》《水村图轴》《山斋清寂图轴》《勺湖草堂图立轴》《溪山烟雨图》…… 走进展厅,一卷卷山水图轴展开无限风光,带你一次看遍南京周边古今形胜。
△《金焦图》
展厅 C 位的一个展柜里,横躺着一副《金焦图》卷,它来自镇江博物馆藏。画面中,金山、焦山两峰对峙,周围是大片的留白,山上草木葱茏,屋舍俨然 …… 它创作于嘉靖二十五年,是画家陈淳根据周贞庵《金焦行》诗描写的情景画的,款题:" 嘉靖丙午春日,偶见贞庵先生书金焦诗,草草为补小图。碔砆厕玉,知不免于诮矣。道复 "。
这幅图,用笔苍劲有力,一气呵成,工笔精到。有趣的是,图中金山、焦山的方位有误,可见作者画这幅图前,可能没有到过镇江的这两座山。
陈淳是苏州人,是明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花鸟及书法,与同时代的写意花鸟大师徐渭齐名,并称 " 白阳青滕 "。这幅手卷后,有 20 多人的题跋。
名家名作大集会,郑燮、金农名作同场亮相
郑燮、金农、查士标 …… 这张展览,汇集众多 " 南京都市圈 " 的名家名作。
△《兰石图》 左
郑燮的《兰石图》,悬崖峭壁的山石之间,幽兰破石而出,丛生于岩壁缝隙之中,生机勃勃。画面左下方题诗:" 高山绝壁见芝兰,竹影遮斜几片寒。便以乾坤为巨室,老夫高枕卧其间。乾隆戊寅 板桥郑夑写 "。还钤盖了 " 郑夑之印 "" 二十年前旧板桥 " 两枚印。" 扬州八怪 " 之一郑燮,号板桥,是兴化人,清乾隆元年进士,长居扬州,能书擅画,工绘兰、竹、石等。他的画,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
△《梅花图轴》 右一
金农也是 " 扬州八怪 " 之一,他的《梅花图轴》也在这词展览之列。画面中,梅花枝干纵向构图,通天贯地,以大笔淡墨铺染古树老干,浓墨点苔,圈花点蕊,白粉点染花瓣。画面左上方,是他独创的扁笔书体题字,时称 " 漆书 ",兼有楷、隶体势,古拙浑厚,又有点像现在的硬笔字体。
明清之际,山水画兴盛。那时候的 " 南京都市圈 ",画坛活跃,出现了金陵八家、扬州八怪、新安画派等不同画派,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醉翁亭记》碑刻拓片展出," 欧文苏字 " 完美结合
" 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碑刻拓片,来自滁州博物馆。端正的楷体字书写的碑文,笔力遒劲。展出的拓片分为四块,分别以立轴形式装裱,高度几乎占了展馆的一整面墙,看起来巍峨醒目。这是欧阳修的散文名篇,由苏东坡书写,旁边的说明牌上表示标识 " 欧文苏字 ",堪称珠联璧合。
△《醉翁亭记》碑刻拓片
《醉翁亭记》碑位于滁州琅琊山景区醉翁亭西宝宋斋内,是明代天启二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碑一共两块,各正反两面镌刻着欧阳修传世名篇《醉翁亭记》全文,是苏东坡书写的。原碑刻于北宋元祐六年,后毁于战乱,只有拓片留传下来,明代取拓片再度刻石立碑。
这场展览,汇集了很多名家名作拓片,包括唐代画家吴道子的 " 观自在菩萨 " 画像碑刻、刘禹锡《陋室铭》拓片、《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