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万历经 95 天
第二个五万用时 30 天
第三个五万只用 9 天
第四个五万不到 5 天
这四天瑶海接种点遍地开花千人合力创新高
最高接种 32461 剂次
超越单日接种剂次最大测算量
彰显了瑶海效率!
连日来,降温降雨天气给疫苗接种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不管环境多么恶劣,瑶海区各级党员干部、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始终坚守着岗位,在暴风骤雨中完成工作,成为了风雨中最美的风景。
三个月连轴转 奋战接种第一线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心全体职工取消休息,全部投入到疫苗接种工作中去!" 瑶海区七里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群又发出了一条紧急工作通知,五一假期就没有休息的工作人员再一次全部集结。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 " 疫 ",七里站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没有一位缺席,恪尽职守," 疫 " 往直前。
" 这次和 2020 那场疫情不同的是,我们有了疫苗,我们的责任是让更多的居民可以受到疫苗的保护。" 作为中心的一名主管护师,童明明一直谨记自己的使命,坚守在疫苗接种的岗位上,奔走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上,不惧风险,迎难而上,肩负着白衣天使神圣的职责使命。100、200、300……,一次又一次刷新个人单日接种纪录,她开玩笑地说,感觉手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只会接种疫苗这一个动作。
坚守防疫岗位 温情服务不断线
5 月 16 日一早,细雨霏霏,瑶海区嘉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前,300 多名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群中,不时听到一个女高音," 往里边站一站 "" 这边拿表 "" 哎,小帅哥,袖子撸下来,伤口不能淋雨 "…… 说这话的是嘉山路街道板桥社区工作者陈小蓉,她正戴着志愿者袖章,举着小喇叭,站在花坛高处," 实时播报 "。
从 5 月 14 日开始," 金嗓子 " 陈小蓉,每天拿着喇叭现场维护秩序,现场还抽空科普疫苗接种小知识,服务接种疫苗的群众,缓解大家排队带来的焦躁情绪。" 星期五那天最累,热,晒,我嗓子都喊哑了。昨晚也是一夜没睡好,半夜 3 点多钟居民打我手机,问能不能去排队 ",陈小蓉说话间隙,同事送过来一颗润喉片,她的头发湿漉漉的,伞是带着的,然而没有打开,"6 点半过来时,大家伙都堆在一起,我给他们捋直成一条线,那紧张的,来不及打伞。"
高速度高效率 构建全民防疫墙
今年,瑶海区疾控中心配备 2 辆冷链车 6 名工作人员 24 小时全天候进行疫苗配送,在去市里领苗的同时按照各街镇接种任务数提前分配好各接种点的疫苗配送量。苗到区里后立即扫码入库,按照分配计划扫码装箱出库立即送往各接种点,一刻不停歇确保 6 小时内配送到全区 26 个固定集中接种点和 6 个临时接种点。同时根据各接种点的接种进度情况,实时调配疫苗。
5 月 14 日疫苗接种人数 " 爆棚 ",区疾控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立即调整疫苗配送方案,将按任务量分配调整为按接种进度快慢分配,极大地调动了街镇和接种点的干劲。配送方案的调整给区疾控中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进一步缩短配送时间,区疾控中心相应调整工作模式,给冷链车配备移动网络信息设备,在领苗同时就将疫苗扫码入库,实现疫苗从市里领出直接达接种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疫苗配送速度。
目前瑶海区已经组建起 "21+6+3+5" 的疫苗接种体系,全区共设有 21 个固定接种点、6 个临时接种点、3 个疫苗接种车和 5 个巡回流动接种点,合计 35 个点 152 张接种台,培训储备 1006 名接种人员,144 名医疗保障人员,组建 30 支 400 人流动上门接种队伍。根据全区居民的实际需要,随时增加疫苗临时接种点和接种服务的频次,满足居民接种需求。
肖琳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张宇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