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17
深晚报道|20多年“攒”了个红色文化博物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走进白墙黑瓦、古意盎然的深圳古玩城仿古建筑,很方便就能找到罗湖区民间爱国教育基地——润志岁月文化馆。

在润志岁月文化馆,扑入眼帘的是千余册不同时期的毛泽东著作,出版日期最早为 1938 年,版本包括盲文版、十多个外国文字版、十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版。

琳琅满目的毛泽东诗词、书法、书信(早期紫光阁画院拓印本)百余款。还有带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印记的搪瓷杯、盘百余款。

馆内墙面悬挂着毛泽东各类照片、雕像、陶瓷画像、红色题材黑胶唱片,馆内梁上还贴满了数百款毛主席像章。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搪瓷盆、军用水壶等物品。

▲橱窗内展示了大量的搪瓷水杯和盘子,充满特定年代的文化气息。

▲馆内的书架上摆放着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包含外文版、盲文版等稀有版本。

馆长张志新拿出镇馆之宝—— 1917 年出版的《新青年》第三卷。他小心翼翼翻开这本百余年前的书籍,找到了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署名为 " 二十八画生 "。

张志新称,原来的收藏家收着这本书几十年了,自己知道这本书后数次上门求买,收藏家才转卖给自己," 上次我拿出来给人看,不小心摔了一下,心疼了好几天 "。

▲馆内收藏的部分书籍,具有一定的史料研究和收藏价值。

张志新的家乡在红色革命老区江西新余,家门口便是毛泽东主持召开的 " 罗坊会议 " 旧址,从小便在心里种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他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后来专注于伟人肖像陶瓷画、毛体书法。

1998 年来深圳后,张志新成为深圳最早的古玩市场——深圳市工人文化宫的常客,原本寻找毛泽东相关资料做绘画素材,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20 多年来一心扑在收藏与毛泽东相关资料的收集上。他用多年累积所得,在深圳古玩城打造了润志岁月文化馆。

▲张志新创作的 " 三牛 " 精神陶瓷工艺品。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张志新在馆内开辟了 30 多米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及室内专区,并从《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摘录资料,把伟人金句、毛体书法和诗词、1949 到 1978 年间的奖状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了 " 看照片学党史 "" 读毛泽东诗词赏毛泽东书法学党史 "" 品奖状学党史 "" 读《毛泽东选集》学党史 "" 读早年党史文献学党史 "" 看红色纪录片和爱国教育片学党史 " 六个党史学习教育区域。

附近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闻讯,纷纷组织活动,到润志岁月文化馆欣赏红色藏品,听张志新讲党史故事,颇有所获。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 图 记者 易芬 实习生 杨梦同 / 文

相关标签

深圳 教育 书法 学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