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 5.6 万平方公里的创业热土上,正闪耀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的身影。
他们,心怀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带着濠江之畔的创业理想勇敢出发,成为这片世界最具活力创新区域里的亮眼星光。
推开心窗的世界更大,一个又一个年轻的梦想正在珠江两岸孕育、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
梦起大湾
珠江西岸,朝阳照洒在紧密相连的珠海、澳门,为年轻的追梦人照亮前行的道路。
早上,"90 后 " 张思远从澳门家中出发,花 3 澳门元乘公交到横琴口岸通关,几十分钟后就来到位于珠海横琴的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一步一脚印,他在每日通勤的路上耕耘着职业梦。
▲这是 2020 年 10 月 12 日拍摄的深圳前海石。新华社发
张思远所在的律所是全国第一家内地与香港、澳门合伙联营的律师事务所,也是大湾区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中规模最大、港澳律师数量最多、业务范围最广的律所,目前拥有 31 名内地与港澳注册执业律师,其中澳门律师 11 名,香港律师 16 名。
" 大湾区正蓬勃发展,我能学到更多东西,看到更多风景。" 张思远说,不久前自己刚通过内地的司法考试,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大湾区一展身手。
同一时间,在珠江三角洲腹地的禅城佛山岭南新天地商业街,香港青年李国铭、叶伟俊正在 "THREE DROPS" 叁 · 色创意餐厅里忙碌着。这家餐厅是当地的网红店,熙攘的顾客让叶伟俊学会了同时烹调意粉、做蛋糕、洗杯。
" 这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间餐厅,虽然又忙又辛苦,但很开心。" 开一家有特色的餐厅是李国铭、叶伟俊这对拍档在海外留学时就有的梦想,兜兜转转许多地方,终于在佛山得以实现。" 未来,我们会在大湾区的其他城市、上海、北京、香港乃至海外开更多的店。"
近年,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发展瓶颈。香港房价高企、贫富差距大、产业空心化,年轻人面临着就业难、创业难、置业难等痛点。澳门则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
如何实现人生梦想?许许多多港澳青年迷茫、踟蹰。而大湾区的横空出世,让港澳青年看到了机遇和出路,找到了实现人生梦想的绝佳舞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重要的战略定位。广东正加快众创空间建设,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机遇和条件。
▲ 2020 年 9 月 12 日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发
吴嘉惠是尝到第一杯羹的香港青年。他的联合办公空间计划恰好赶上大湾区发展的头班车,成为粤港两地政府确定的首批 10 个 " 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 之一。目前,这一办公空间有超 70 个青年创业企业入驻,其中港澳青年项目 32 个。
广东省科技厅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广东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 1036 家,众创空间 986 家,其中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有 50 多家,为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创新创业和落地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去年,广东首批 1 万多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面向港澳居民开放,为港澳人士融入大湾区搭台搭梯;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也为港澳专业人士的发展打开空间,目前,医师、教师、导游等 8 个领域的 2000 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已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逐浪潮头
据统计,2019 年 2 月至今年 4 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相继出台 231 部涉大湾区相关政策文件," 港澳青年 " 成为它们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共 2810 次。
弄潮儿向涛头立。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众多港澳青年创客正背靠祖国,努力成就他们创新、创意、创业的 " 黄金时代 "。
直连国际 212 个大型供应商,完成跨境交易 8124 单,间接孵化跨境电商企业 140 多家,单月最高交易总额超过 3450 万美元,首轮融资 5000 万元 …… 到深圳六年,"80 后 " 港青陈升交出了亮眼的 " 成绩单 "。他明白,这背后是大湾区乃至国家的支持。
" 免费的场地、便利的融资环境、创业初期给予的支持,让我明白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真正含义。" 陈升说," 从深圳向北看,我看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国家对香港的照顾;向南看,我对‘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好风凭借力。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市场,为港澳青年到中流击水筑牢底气和信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之际,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19 — 2020)》蓝皮书指出,随着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呈现向好趋势,在创业层次上实现了质的变化。
数据显示,港澳青年开始尝试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与内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价值共创。目前,在广东省内有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近 600 个,从业人员超过 4000 人。
" 这样的向好趋势得益于国家大湾区战略的推进,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分析指出,港澳青年大湾区创业呈现 " 四高 " 特征,即创业人员高学历化、从事产业高科技化、产业链上高端化,还有产品服务高附加值化。
共同家园
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来自香港的创客郭玮强、陈升获得首届 " 深圳青年五四奖章 ",表彰他们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在深圳的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郭玮强是一名 "90 后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开启了创业之旅。他发明的 " 随身宝 " ——首款直立开箱的智能行李箱,是市场上唯一能在托运时定位并具有防丢失、可充电、智能称重、指纹解锁等功能的 " 全能行李箱 ",其企业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我们真正的市场是整个庞大的内地市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庞大市场。" 郭玮强有一个更高一层的目标," 希望自己能作为一个案例,让更多的香港青年可以看到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也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住这一份初心,一直发展下去。"
同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澳青年积极拥抱大湾区大未来。
对在大湾区打拼的港澳青年来说,港澳是家,广东是家,大湾区是家,祖国是家。
逐梦大湾区,奋斗正当时。这是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美好香港、澳门,成就人生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时代!
(据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